十九大时光丨中国成就,世界瞩目

来源:新华社作者:白洁责任编辑:康哲
2017-10-16 20:47

扶贫力度空前 变化翻天覆地

位于黄土高原干旱地区的宁夏西海固。71岁的新西兰畜牧专家蒂姆·哈维做完心脏搭桥手术不足一年,爬坡越岭,走村入户,为农民解答养殖问题。

哈维已在中国工作30余年,足迹遍及中国多个贫困地区。他表示,中国在扶贫领域的力度及成就令人钦佩。

“我十分赞赏中国政府过去几年为加快农村发展所作的努力。相较于城市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让农村地区享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是件极具挑战的事。”

哈维说,这些年,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道路、乡村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西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期待未来五年能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农村地区,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云南的边远贫困地区,德国专家夏爱克义务行医扶贫15年。

得知中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使中国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夏爱克表示“十分振奋”。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要解决贫困问题绝非易事。我非常钦佩中国政府能够在医疗健康领域投入如此之多。”夏爱克说。

点赞“中国发明” 欣见“中国制造”

2012年,从事微纳操作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研究的国际知名科学家福田敏男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全职工作。5年来,已指导数十名中国学生攻读博士学位。

这位日籍专家认为,中国现在越来越重视科技发展,是一件好事。

“中国的机器人市场充满机遇和潜力。中国以2025年为目标,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实现制造业现代化,微纳机器人将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性能更好、效率更高、花费更少——这是中国制造优越性的体现,这也是微纳机器人的研究方向。”

10月的深圳,暑热渐消。刚及而立之年、在这座中国“创新之都”打拼多年的以色列小伙蓝龙回望过去5年,觉得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创业热潮。

“5年前中国还没有现在这样的创业氛围,大学毕业生都希望找一份稳定工作,而现在更多年轻人选择创业,更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

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和共享单车被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彰显出中国式创新的强劲活力。蓝龙对此感同身受。

“中国的创新思维让人大开眼界。如果中国教育能将创新意识传递到每一个年轻人的心中,未来的中国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蓝龙说。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