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瑞士到大连,达沃斯见证中国回答“世界之问”

来源:新华社作者:王振宏、徐扬、石庆伟、王炳坤责任编辑:张硕
2017-06-29 20:05

中国动力:创新的引擎

10年前,夏季达沃斯第一次来到大连时,中国还没有这家叫“滴滴”的公司。

10年后,滴滴出行的总裁柳青已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联席主席。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创新带来的增长惊人的市场。

去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5万亿元,增长速度超过100%,有6亿人参与分享。有预测认为,未来几年,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增速。

“全球交通领域正在发生电气化、自动化和共享化的三大革命,未来交通变革的中心会是在中国。”柳青说。

“中国有7亿多网民,5亿移动支付使用者。”与会的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说,中国在数字经济某些领域已成为全球的引领者。

新技术催生新经济。这是中国创新力量蓬勃向上的缩影,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改变”的例证。

施瓦布在他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国充分具备了成为时代先锋和全球领头羊的条件。在他看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是许多科学技术,如基因、精密医疗、区块链等融合在一起,产生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力量。

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在年初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主席一语点明了创新驱动的要义。

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已经开始收获丰硕的果实。

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双向首发,中国高铁再度惊艳世界。

今年以来,国产大型客机首飞、南海可燃冰试采、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问世,中国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次第花开。

6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康奈尔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国际排名从2016年的25位升至22位。

“这些标志着中国科技能力已经从跟跑向领跑迈进。”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井宏表示,创新驱动着中国从“世界工厂”向“创新王国”转变。

美国财经频道CNBC报道认为,“技术”和“中国”,这两个词已相伴而行。中国公司在世界技术巨无霸企业中占据相当的份额,例如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等。

“中国能成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创新功不可没。”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世界经济要走出泥潭,唯有创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