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馆30周年

来源:新华社作者:蔡玉高 蒋芳责任编辑:张硕
2015-08-15 17:12

是伤痛,更是力量!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馆30周年记

新华社记者蔡玉高、蒋芳

15日,位于南京城西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开馆30周年纪念日。

30年前,日本文部省篡改历史教科书,激起国人愤慨。为将“血写的历史永远铭刻在南京土地上”,纪念馆在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上建成开放,成为国内首个抗战纪念馆。

30年来,纪念馆占地面积从2.5万平方米扩至10.3万平方米;馆藏文物史料从100多件增至17万余件;年参观人数从10万人次到超过800万人次……它在不断传递民族伤痛记忆的同时,更一再警醒世人,战争不应重来,悲剧不能重演。

痛定思痛,打磨民族意志的铠甲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15日上午,在纪念馆集会广场前,来自山东的参观者王友林与14岁的儿子认真读着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遇到儿子难以理解之处,他还详细解释。

王友林说:“去年国家公祭日后,我一直想带着孩子来纪念馆参观。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灾难的历史必须牢记。”

首个国家公祭日激发越来越多的国内民众走进纪念馆参观。仅今年上半年,参观人数便超过40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50%。开馆30年来,参观人数已突破6000万人次。

15日上午,到馆参加集会活动的幸存者陈桂香又一次走过遇难者名单墙。看着墙上亲人的名字,老人始终一言未发。陪同她前来的孙儿表示,惟有国家强盛,历史才不会重演。

对于经历了那场战争伤痛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而言,纪念馆已是他们的心灵家园。每逢重要的纪念日,他们都要到这里来祭奠家人,呼吁反思战争。对于国内民众而言,纪念馆则是重温惨痛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已担任20多年馆长的朱成山说,南京大屠杀是南京城市之殇,更是中华民族之殇,要深入人心并引起反思,才能提振民族精神,凝聚力量圆梦中华。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