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戎马一生的89岁抗战老兵刘书才的记忆中,最难磨灭的就是71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延安亲自为他题词“光明正大”,并勉励时任连队副指导员的他苦练精兵,坚决彻底地将日寇赶出中国。
如今,刘书才每天都会一遍遍抚摸着已被刻到铜牌上的题词。因为,这则题词见证了共产党领导军队和群众一心抗战的峥嵘历史。
1938年夏,共产党要在饱经战火洗劫的冀中建立根据地和武装。年仅12岁、还没有三八大盖枪高的刘书才,在家人支持下报名参加了任丘鄚州游击队。
“在亡国灭种的压迫下,只要是中国人,就会起来抗争。至今,我都不后悔当初的抉择。”刘书才记得,那年报名参军的同龄人不少。
不久,任丘鄚州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一二0师独立第一旅。
齐会战斗是八路军首次取得平原大量歼灭日寇的战斗。在日军据点林立的情况下,八路军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了日军一个大队。
那次持续3天3夜的激战,几近胶着状态。在八路军连续进攻下,无招架之力的日军最后投入了毒气弹,包括贺龙在内的官兵,在被毒气弹袭击情况下,依然前赴后继对敌发起连续攻击。战后,一举歼敌700余人。
13岁的刘书才是二团七连通信员。在距离前线不足一公里处,他目睹了战斗全过程——时隔76年,那激烈的枪声、炮声和一团团白色的毒气,依然飘在耳边、浮在眼前。
那场战斗,独立第一旅500余名官兵牺牲。
后调至营部任通信员的刘书才,亲历了陈庄战斗。这场并非对称的战斗中,八路军采取伏击,以劣势装备将敌困于山头,经过6天5夜激战,大获全胜。
这场战斗,独立一旅参谋长郭征牺牲。
一年之内,两次大战、两次大捷。刘书才感到,共产党真正是全体中国人民抗日的先锋和主心骨。
同年底,13岁的刘书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坚信,只有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赶走日本鬼子。
1940年春,刘书才随部队转战晋西北。一次,日军夏季扫荡期间,刘书才和5位战友因伤寒病被转隐藏在群山里。
那是一段艰苦卓绝的日子:因日寇采取坚清壁野式的“三光”政策,缺医少粮的刘书才险些被困死。即便后来找到了部队,忍饥挨饿的日子也未能改变。当时,严重缺乏维生素导致官兵们普遍患上夜盲症,一到晚上,有时连哨兵都派不出来。那时一旦患病,十有八九就会丢命。
在这种极度恶劣的环境中,共产党人也从未放弃抗日的决心。在晋西北,一场场八路军大捷的消息,频频传向全中国。
后来,刘书才所在的独立一旅,跨过黄河,移防至绥德,接替在南泥湾开荒大生产的359旅,担负保卫陕甘宁边区和黄河河防任务。
一场特殊的抗战形式,在黄河之滨轰轰烈烈掀开。积极响应党中央“大生产运动”号召的独立一旅官兵,人手一台纺线机,织布换钱买粮。最多时,一名战士每天能纺十两棉花线。
夏天生产,冬天练兵。经过连续几年的大生产运动,部队基本解决了物资供应匮乏的困难。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已对敌展开了局部反攻。一时间,捷报频传。
为迎接抗日战争全面反攻的到来,做好充分军事斗争准备,独立一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练兵运动。
1944年,时任连队副指导员的刘书才经严格筛选,被确定为大会代表,出席在延安召开的总结交流大练兵运动经验学习代表大会。
会后,毛泽东主席宴请会议代表吃饭、看戏。期间,机灵的刘书才掏出笔记本请毛主席题词。毛主席挥笔写下了“光明正大”四个字,并勉励他苦练杀敌本领,早点把日寇驱逐出中华大地。
“光明正大,是我们共产党人和革命者所特有的品格,这是我们夺取胜利的锐利武器。毛主席的教导,正是鼓舞我们牢记我军宗旨,坚持勇敢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71年前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已在刘书才老人心中定格。
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铭记那段历史,让下一代受教育,刘书才将毛主席的题词原件交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自己在家中留下了一块刻有题词的铜牌。
近日,刘书才又赋诗一首,感怀那段悲壮的抗战征程:抗战胜利七十春/日寇侵华罪恶深/惨痛历史应铭记/保家卫国要强军。
(新华社西安8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