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底气,用好发展“总钥匙”
——“增强发展自信、做好经济工作”之二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任务繁重。越是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工作越是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在巩固基础、增强底气上,把发展实体经济和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出发点。这为我们克服困难挑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实践方向和工作重点。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完全可以而且必须要在发展中解决。破解问题的过程,又为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当前,不管是经济下行压力,还是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或者是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都是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必然伴随的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本质上是发展中的问题。对此,既要高度重视,又不必惊慌失措;既要积极应对,又不能急于求成;既要增强信心,又不能掉以轻心。稳得住心神,拿得出办法,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用好发展这把“总钥匙”,挺起实体经济这个发展的“脊梁”。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活则经济兴。实体强,基础就牢;实体兴,底气就足。当前,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融资难融资贵、投资后劲不足、企业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出现资金“脱实向虚”等苗头倾向,实体经济的基础亟待巩固和提升。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把实体经济抓上去,事关发展全局,事关中国经济的未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以落实。
用好发展“总钥匙”,把实体经济抓上去,就要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务求实效。把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和出发点,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调,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引导和撬动更多民间资金增加投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管道,有效降低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之“水”浇灌实体经济之“木”,从而为实体经济发展“输氧造血”。各项政策措施要协调配套、形成合力,才能涵养创业创新的土壤,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用好发展“总钥匙”,把实体经济抓上去,就要切实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是提质增效的发展。在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只能走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的新路子,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积极鼓励创业,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用科技创新的新优势替代要素价格低廉的旧优势,用“人才红利”替代“人口红利”,就能为实体经济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下定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持之以恒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坚定不移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就能以更加优化的经济结构支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用好发展“总钥匙”,把实体经济抓上去,就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改革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发动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迎来的机遇,都要靠改革来做“大文章”。当前,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市场监管,搞好公共服务,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重点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用重点领域改革的新突破,带动结构调整的新进展,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天地。靠改革闯关破障,用改革激发活力,以改革凝聚力量,必将让实体经济迎来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新春天,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推动力。
发展需要主心骨,远航需要压舱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靠实体经济的发展固本培元、强筋健骨,就一定能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