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1月22日,北京市人大通过《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降低PM2.5首次纳入立法。相关改革举措成效如何,人们拭目以待——

期盼“新风”吹散雾霾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记者陈小菁责任编辑:孙智英2014-01-27 05:03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对PM2.5监测设备进行检查。
 

去年以来,我国东北、华北甚至东南地区,曾持续出现雾霾天气,让人们饱尝“呼吸之痛”。

“白天能见度低,尽量不去室外。”今年1月12日,北京西城区的王女士从办公室往外望去,平日里清晰可见的中央广播电视塔,在雾霾中只能隐约看见轮廓。

除了空间上的扩展,雾霾天气出现的时间也在变长。环保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6月,北京雾霾天气高达18天,是近10年同期雾霾天数的3倍。

“PM2.5值‘爆表’、航班停飞、高速封路、学校停课,呼吸系统患病者增加……”频发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在北京学习生活了7年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毛达,对雾霾现状感到很痛心,“天气就像‘生了病’的孩子,大家都盼着这病能早点好。”

防治大气污染,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全会公报释放出强烈信号:建设生态文明,已提升到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的高度。

行动是关键。去年以来,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已经陆续推出一系列大气污染治理新政。2013年10月,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

同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减少污染物排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严格依法监督管理、统筹区域环境治理等10个方面,提出了35项治理措施。

紧接着,国务院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签订首批大气防治目标责任书,扎实推进大气治理。“拆烟囱、关工厂、停小火电……”一时间,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陆续展开。

“这些措施,好比给空气污染这个‘顽瘤’动手术。”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教授王金南认为,一系列治理新政体现了我国以防治大气污染为引导的综合防治思路,是全面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措施”。

此后,为保证中央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能够顺利“落地”,各地相继出台应急响应措施:停驶部分公务车、企业减排停产、部分工地停止作业、人工降雨……

记者采访时发现,与往年不同,京城胡同里居民忙忙碌碌搬蜂窝煤的情景,今年少了很多。“去年以来北京有20万户以上居民的供暖方式,由过去的燃煤改为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清洁供暖,将逐渐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告诉记者。

各地向雾霾宣战的决心十分坚定,举措非常给力。记者梳理发现,在日前公布的众多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90%省市政府均提出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今年1月22日,北京市人大通过《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条例首次将降低PM2.5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并新增“总量控制”,实现了由单纯的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并重转变,明确了对机动车数量和燃烧总量进行控制。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主任李小娟告诉记者,立法体现“发展GDP跟大气治理矛盾时应坚持环境优先”原则,这与中央提出五个文明共同推进、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跟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脉相承。

有专家认为,我国空气污染类型正从单一的“煤烟型”向“燃煤烟气+汽车尾气”转变,大气污染表现出区域性特征。污染源不是一个地区形成的,不能仅靠一地一域的努力。

“空气污染的复杂性决定了治理必然是一场全国性战役。在重点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同时,需要深化区域联防联控,形成步调一致。”长期研究大气污染的南京大学教授刘红年认为,尽管上海、河北、山西等不少省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区域联防联控”概念,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仍需要有具体的制度保证,系统统筹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才能形成治霾合力。 

雾霾非一日形成,治理也非一日之功。“治霾是一个综合型长期工程,既要关、停、并、转一批污染企业,向‘钉子户’开刀,百姓也要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从点滴做起减少能源消耗。”王金南如此倡议。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女士坦言,治理雾霾,政府不能包揽所有,应积极调动社会资源,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

(解放军报北京1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