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热点透视>>正文

耿强:不讲经济学的治理雾霾论都是耍花腔

来源:海外网责任编辑:孙智英2014-01-09 18:52
2013年12月18日中午,笼罩在雾霾下的西安大雁塔
 

在当今中国,一旦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出现在同一个语境里,人们便会条件反射般地将两者置于天平的两端进行考量,似乎经济发展走势上升的代价就是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而政府官员在面临这样的冲突时极易形成如下的论断:饿着肚子便没有资格谈环保的“唯经济发展论”,或者牺牲经济保护环境才是真正的发展的“唯环保论”。然而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不能草率地使用二分法,这样的线性思维并不可取。我们在忙于往天平的两端添加砝码这类物理操作的时候,更需要思考的是这背后的经济学依据。

环境质量的N型曲线

早在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吉恩 格罗斯曼和阿兰 克鲁格便利用西蒙 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下文称为EKC假说),这一研究指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曲线。即在低人均收入水平上,污染随人均GDP的上升而增加,在高人均收入水平上,污染随人均GDP的上升而减少。这背后的动因可以由经济结构向低污染化转变,治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更高等角度予以解释。

然而,关于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动态关系的探究并没有因为这个英文字母U强大的解释力而止步。学者们选取了不同地区和污染物作为考察对象,运用了不同的经济学计量方法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美国学者Fridel和Getzner在2002年发表的论文中,利用澳大利亚1960至1999年的数据得出了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收入呈三次方型关系的结论。国内学者虞义华、郑新业等利用1995-2007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碳强度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同EKC一样的倒U型,而是呈“N”型。

笔者在先前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这一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并不会平衡在EKC假说所描述的两种状态中,在实现了污染随着人均GDP上升而下降之后可能会再度经历反转。

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对于维稳的中国政府,求安的中国人民而言,“N”型曲线的存在蕴含了太多的不确定性。这意味着拨开云雾见月明之后,很有可能经历牛途漫漫从头越。

如果这个研究成果被认为有一定的说服力,政府官员和学者们的视线和精力也许会转向第二次拐点来临的时间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计算上,这样才能保证政策调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EKC假说被提出至今在学界的应用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总在乐此不疲地做着这道计算题。然而尝试给出这一循环往复现象背后的原因也许比计算题的结果更为重要。这将是本文关注的另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