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支撑他们远赴埃塞俄比亚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来源:新华社作者:王守宝责任编辑:乔梦
2017-08-10 18:22

8月4日,两名中国医生走出埃塞俄比亚蒂鲁内什-北京医院。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妇产科是蒂鲁内什-北京医院最忙的科室,医院近八成手术都是妇产科手术。

“在国内医院,手术需要什么器械,护士就递给你什么器械,而在这里,有什么器械,你就得用什么器械,手术难度和职业暴露风险都大大增加了。”今年34岁的医疗队妇产科医生王志景说。

2016年12月,在进行一台妇科手术时,王志景不慎被携带HIV病毒的患者用过的注射针扎到。“当时觉得天都塌了,”王志景现在依然觉得后怕。

幸运的是医院处置及时得当,立即使用了阻断病毒的药物。

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药物副作用,令王志景几乎崩溃。她哭着对在国内的丈夫说,如果不幸被感染,就不打算回国了。“不管结局怎样,我和孩子都等你回来。”同为医生的丈夫用爱鼓励着王志景。

万幸的是,后来的检查确认,王志景未被HIV病毒感染。

中国第19批援埃塞医疗队,凭着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埃塞民众的信任和称赞。

在医院病房里,产妇沃尔库身边躺着刚刚出生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在生育双胞胎前,沃尔库曾接受过剖宫产手术,这次不得已再次以剖宫产手术生育,沃尔库本人及胎儿都面临较大风险。

中国医生凭精湛的医术使两个孩子顺利来到世界,这令沃尔库非常感动,“因为知道这家医院里有中国医生,我们才来到这里,感谢中国医生,让我的两个孩子健康出生”。

沃尔库说,中国医生不仅医术好,还很善良,这里的每名患者都会被中国医生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当地医生莉代特与中国医疗队共事了近一年。她说,很多中国医生都还很年轻,有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他们远离祖国援助埃塞俄比亚,非常伟大。有了中国医疗队,很多原本无法医治的病患得以被救治。

近一年来,就在这种艰苦、危险的环境中,第19批医疗队共接诊7000人次,开展手术700余台,顺产接生370人次,难产接生近200人次。

“在和平年代,中国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放弃国内的优越生活,远离祖国和亲人,到欠发达且传染疾病肆虐的非洲国家执行援外医疗任务,我们每一名医疗队员,都是最可爱的人。”张晓阳自豪地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