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改组内阁,并对自民党高层人事作出调整。在内阁丑闻不断、支持率暴跌、执政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安倍希望通过这场“自救行动”,提升支持率,摆脱信任危机,并为明年争取连任自民党总裁布局。然而,在观察人士看来,此次人事调整虽然出现不少新面孔,但在思路上并无新意。而且,新内阁在政治和历史认知等方面很难改变以往的右翼政策,民众对安倍的不信任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消除。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评论文章——

支持率不断下滑怎么办?安倍给出的答案是调整人事——
安倍新内阁难解“老问题”
■张君兰
8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改组内阁,并对自民党高层人事作出调整。在内阁丑闻不断、支持率暴跌、执政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安倍希望通过这场“自救行动”,提升支持率,摆脱信任危机,并为明年争取连任自民党总裁布局。
然而,在观察人士看来,此次人事调整虽然出现不少新面孔,但在思路上并无新意。而且,新内阁在政治和历史认知等方面很难改变以往的右翼政策,民众对安倍的不信任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消除。
此次人事调整中,19名内阁成员除官房长官菅义伟、副首相兼财相麻生太郎等5人留任外,其他人员均遭更换。除原防务大臣稻田朋美已在改组前因“瞒报门”辞职之外,深陷加计学园丑闻漩涡的原文部科学大臣松野博一、地方创生大臣山本幸三,以及在“共谋罪”法案的国会答辩中颠三倒四、不知所云的原法务大臣金田胜年都“被抛弃”。
在内阁新成员的安排上,安倍则延续了以往吸纳明星政治人物、打“女性牌”等惯用的“老套路”,被日本国内舆论批评为“看不到新意”。虽然改组后的安倍内阁支持率为35%,较7月份提升了9个百分点,但不支持率仍达到近50%。对于菅义伟、麻生太郎等人的留任,反对者更超过半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前一段时间,“森友学园地价门”、加计学园问题、“防卫省瞒报门”等丑闻频发,使安倍内阁和自民党支持率暴跌,也使安倍自身的诚信备受质疑。目前,这些问题并未随着此次人事调整烟消云散,支持率的短暂回升也并不代表安倍已重获民众信任。
日本电视台和《读卖新闻》在安倍改组内阁后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对于加计学园问题,认为首相的说明不充分的人比例高达79%。而日本共同社的民调则显示,在不支持安倍内阁的理由中,占据首位的仍是“首相不可信赖”,达到56%;支持安倍内阁的理由中,最多的是“没有其他合适的人”。可见,对于安倍本人,民众仍有着极强的不信任感。
此外,安倍本人在历史认知以及修改和平宪法等方面的态度,也决定了新内阁的右翼色彩。安倍以往就“喜欢挑选自己的亲信或者顺从他的右翼人士”。此次重新入阁担任防卫大臣的小野寺五典,曾因谷歌日本版地图把“尖阁列岛”标注成“钓鱼岛”,直接走进谷歌日本公司抗议。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抛弃“不战誓言”、修改历史教科书,以及强行表决通过新安保法案和“共谋罪”法案等做法,都曾激起日本民众的强烈反对。其对修改和平宪法的偏执,更令不少日本民众感到不安。8月6日,安倍在广岛出席原子弹爆炸72周年纪念活动时,不少民众聚集抗议,要求安倍下台。未来,如果安倍在历史和修宪问题上不能回到正确的道路,日本民众的反对和抗议就不会停止,日本也将很难作为一个“正常国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