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美国枪支泛滥的背后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圣贝纳迪诺2日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至少14人死亡、17人受伤。
尽管奥巴马曾多次呼吁严格管控枪支,然而,美国的枪击事件还是层出不穷,枪击事件的频发究竟有着怎样的背后?
【头号持枪大国】
美国是世界上私人拥枪数量最多的国家。在美国历史上,持枪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个人自由权利之一。美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民持枪的国家。
数据显示,美国有3亿多人口,而私枪保有量逾3亿支,每年死于枪口下的人数超过3万。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发布的2014年《统一犯罪报告》,2013年美国共发生116万多起暴力犯罪案件,平均每10万居民中发生约368起暴力犯罪案件。其中,谋杀案件中有69%使用枪支,抢劫案件中有40%使用枪支,严重暴力袭击案中有21.6%使用枪支。在芝加哥,曾有一周3天中发生了30起枪击案。此外,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015年已发生351起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超过4人的枪击事件。
【枪支文化渊源】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枪支文化。179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明确写道:“纪律严明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各州安全所必需的,因此人民持有、携带枪械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并强调,这不是恩赐,这是一种天赋权利。因此,在美国拥有和携带枪支的权利和言论自由一样,被视为最宝贵的个人权利之一,并成为美国历史、传统和美国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限枪控枪法案】
随着与持枪有关的暴力犯罪案件的不断发生,人们开始对枪支的拥有与管控进行反思。1934年,美国批准通过了《联邦枪支法》。上世纪60年代,美国先后发生震动整个美国社会的刺杀事件:约翰·肯尼迪总统、马丁·路德·金以及罗伯特·肯尼迪先后遭枪击身亡。1968年,美国出台了《枪支管制法》,对枪支用途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先后通过了《布雷迪手枪暴力防止法》和《禁止攻击性武器法案》等多个控枪法,并规定民众购买枪支前需强制进入“等待期”并进行背景审查。除联邦法律外,美国各州还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枪支管制措施。
【控枪努力受阻】
然而,这些法律和措施并没能禁止枪击血案的发生。面对接二连三的枪击案,美国公众要求加强枪支管制的呼声不断。但在美国社会中,限枪控枪的阻力依然十分强大。
2008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美国公民有权在用于个人用途的情况下拥有枪支,同时推翻了美国首都华盛顿实施了32年之久的禁枪令。
2012年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一名男子持枪闯入桑迪胡克小学,枪杀了20名学生和6名老师。悲剧发生后,奥巴马曾高调抛出综合性控枪提案,但法案在拥枪团体的大力游说等重重阻挠下未能在国会获得通过。
今年10月初,奥巴马在上任以来的第15次关于美国国内枪支暴力的电视讲话中指出,恶性枪击事件已成为美国社会的常态。他呼吁美国民众促请国会议员立法,对购买枪械加以限制,以减少枪支暴力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
奥巴马承认,正是因为控枪限枪努力屡屡受阻,才导致枪击案在美国频频发生。但在美国,要想控枪,无论从法律、利益集团、国民拥枪数量还是政客的倾向等层面来看,眼下仍十分艰难。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