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如劲弓
“杨司令员身材不高、精神矍铄,匆忙的脚步中仿佛带着风,是一心想打赢、谋打赢的军人标杆。”某导弹旅二级军士长曹海根,始终忘不了在演习任务中看到杨业功的情景。
“只有在和平时期把训练推进到极限,战时才能应付自如。”杨业功病危临终前,想的仍是“何日请缨提锐旅,决战决胜伏强魔”,激励导弹官兵一门心思琢磨好打仗的事。
当年,杨业功所在基地新建阵地分布在上万公里的许多点上。从勘察到验收,他都拿着丈量仪器一个一个地过,稍有偏差,就要返工。这种在打仗上严上加严的态度,对部队官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杨业功为了打仗敢于冒风险。一次,一支部队提出安全风险比较大的一个训练计划。他当即表态:“只要有利于战斗力的提高,就要大胆地干,决不能为保安全降低训练标准。作为一支部队,在提高战斗力上消极保安全,对于国家来说就是最大的不安全。”
导弹武器精密昂贵,以前训练时间和强度受到制约,为提升战斗力,杨业功亲自参与研发“缩比弹”,解决了制约部队核心能力提升的瓶颈。
杨业功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求部队来不得半点虚的,否则就要在战场上吃败仗。
有一次在演习中,一名指挥员目测了一下发射车定位情况就准备展开操作。杨业功问:“精确吗?”指挥员回答说:“差不多。”听到这个,杨业功质问:“差不多是差多少?马上重测,必须绝对精确!”
如今,“差不多是差多少”这个叩问一直在导弹部队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