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是最直接的爱军
八一前后,网上的爱军浪潮,用“汹涌澎湃”和“一浪接一浪”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7月28日,当习主席亲手将“八一勋章”给10位英雄挂上时,人们对军人的崇敬、对军营的向往便在网上荡起涟漪;
7月30日,几乎与朱日和沙场阅兵同步,“9大作战群”、首次亮相的新装备以及“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的豪迈之语燃爆网络,“厉害了,我的军”的留言成为网上流行语;
8月1日,习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一篇《金秋,让我们加入强军战队》的帖子便刷爆朋友圈;
8.2亿!这是7月29日晚至8月2日17时人民日报客户端H5的浏览总量。这期间,人们纷纷将自己或家人不同年代的“军装照”晒在网上,满满都是“从军”的骄傲和对军人的崇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军人梦。”这种爱军之情,表达的是中华儿女从军报国的强烈愿望,诉说的是热血青年追求和平的拳拳期待,既令人振奋,更弥足珍贵。
然而与网上的“爱军热浪”相比,这些天报名应征的场面并没有预期的那么热。如何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应征入伍,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我们乐见网上的爱军言论,但爱军不是喊出来的。“托之空言,不如见之实行。”如果面对应征这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时激情消失,甚至认为“当兵的亏和苦我才不吃”“我家只有我一个,当兵不缺我一个”,那么这样的爱军,其实是叶公好龙式的自欺欺人。
诚然,爱军的方式有多种,但对适龄青年来说,应征入伍才是最直接、最真诚的爱军,才是在用“非常的牺牲和行动”证明自己的爱国心。“钢铁长城”任何时候都需要一块块的“优质砖”。试想,如果适龄青年一边在网上秀着对军营的向往,一边又在“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叹中逃避兵役,强军兴军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军队在巨变,入伍前,我是巨变的旁观者;入伍后,我是巨变的主人翁!”这是今年一名应征青年的网络宣言。这种用行动兑现口号的举动,让人想起60年前的那数万热血官兵,他们喊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集体转业,奔赴北大荒,在那里用青春的笑声和奋斗的足迹,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让人想起刚刚离开我们的“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面对祖国的召唤,黄大年不忘“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誓言,在最短的时间里辞职、卖掉别墅、办好回国手续,回国后不久就用科研成果壮我军威……只有化为了报国之行的爱国之情,才是真情,才有力量。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当前,我国周边并不平静,觊觎我领土领海者有之,对我遏制和围堵者有之,企图中断我复兴进程者亦有之。国家复兴之际,正是青年展示才华、成才报国之时。风云际会,只有更多的适龄青年把从军报国的拳拳之心更坚定地付诸行动,才是真正践行习主席“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的谆谆嘱托。而当更多的优秀青年投身军营,实现强军目标也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支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就有了更为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