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朱春雨:“特招”入伍后,他一人撑起导弹部队文艺创作“半壁江山”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张西南责任编辑:杨红
2017-03-24 03:01
朱春雨(右3)和基层官兵在一起。

在告别金平的前一个晚上,老师长在帐篷里专为我们举行了一个简单却又隆重的仪式。他拿出一瓶自己珍藏多年,这次专门带到前线的茅台酒,倒在每个人喝水漱口兼用的绿皮茶缸里,外加地方慰问送的好几个午餐肉、凤尾鱼罐头,还有炊事班搞的炒鸡蛋和炸花生米,这在当时已经相当奢侈了。老师长当过贺龙元帅的警卫员,平时话就不多,他致祝酒词也只说了两句,一是咱这个大老粗不比你们作家能说会道,今天要说的话都在这个缸子里了;二是代表那些牺牲了的战友谢谢你们来看他们写他们。话音未落,就见他把一缸子酒咕咚咕咚全倒进嘴里了。

老朱从不喝酒。此情此景,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激动得按捺不住,老朱哪能例外,容不得多想,就端起茶缸往嘴里倒。好酒和义气,就像干柴烈火,在老朱心里越烧越旺,满脸通红,浑身发烫,自己给自己又倒上一缸子酒,向老师长话别:“我40岁时,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当了兵,一个不折不扣在南疆听见枪炮声的兵。我是在我的耳边时常听到厌烦大兵的言语中,当了这个兵的。可谓是一桩最不时髦的举动。但我是决不后悔的。因为能在阵地上度过两个月的时光,是一种幸运。在这里,我补上了我人生的课,也寻到了我心中的珍珠。假如我能把我在这里看到的表现出十分之一,抑或是百分之一,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个大时代中这样的兵,对于我都是慰藉和幸福。目睹战场,我怀着这样的激动,要告别这里,却久久地不能离去。是依恋?是感慨?不错,我与官兵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我的获得却非感慨可以系之,将作用于我今后的人生。”

5年之后,老朱又在前线度过两个月。他对战争、对军队特别是对在改革开放新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军人的认识更加深刻。恰逢迎来国庆35周年,二炮领导决定安排老朱参加天安门广场国庆大阅兵的观礼。我给他打电话,经过好一番周折才联系上,他当时还在老山的猫耳洞里,说那儿的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每个人都张大了嘴巴喘息,衣服又酸又臭,能喝一口从山下深谷里背来的凉水,就是最大的享受。观礼就不去了,他要和老山的官兵们一起在阵地上过节。半个月后,我收到老朱从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寄来的信,字字句句充满深情,其中有一段这样写到:有什么能比战争更精确地检验一个民族的情操、能量和创造力呢?嘲笑过大头兵只知服从的青年,一旦他自己成为我们军队中的一员时,居然可以以流血乃至牺牲为代价,去做执行命令的楷模。战士接到家信,得知父亲买了一头小牛,或是富裕了的日子改善了妻子和母亲的婆媳关系,他可能已经躺在死神的掌上,可是他微笑了,是不是因为看见了我们的明天?徜徉在TNT气味儿饱和了的巨石之间,抚摸数不尽的弹痕,忍耐难以排遣青春活力和偏僻环境相冲突而产生的窒闷,一声鸟鸣或一声狗叫,都可以诱发笑声或警觉。战士,是这样无声地深情地热恋着生活,不可言喻的自豪和缱绻交织的网络,漏出的是卑微渺小,留下的是崇高纯洁。正是这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追求的年轻公民组成的集体,建树着标示我们中华民族公德水准的丰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