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将招收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由最初的3所扩大到16所,涵盖导弹维修、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气象水文等6大类18个专业。400余名定向培养的士官,已成为助推导弹飞天的新生力量。
解放军报讯 特约记者蔡瑞金、杨永刚报道:春节前夕,火箭军某导弹旅在深山密林间展开一场实兵实装发射演练。战位上,首批由地方院校定向培养的高级技工、发射六营下士梁涛精准操作,一展身手。像梁涛这样定向培养的士官,在火箭军部队还有400余名,已成为助推导弹飞天的新生力量。
招收定向培养士官,是我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加快士官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深化军地融合协作,火箭军将招收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由最初的3所扩大到16所,涵盖导弹维修、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气象水文等6大类18个专业。他们坚持部队需要主导,扭住质量建设核心,与合作院校签订军地深度融合发展框架协议,研究建立了驻点办公、需求对接、跟踪回访、联教联训和考核评估“五项机制”,把合作院校建设成为专业技术士官的培养基地、优质兵员的备补基地、后备力量的编组基地和国防教育的示范基地。
各院校紧贴军事岗位需求,建立一日生活、操课训练、考核评价等制度规定,设立“士官学院”“模拟团”“模拟连”,与部队工作生活实现无缝对接。毕业于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某旅下士蔡明明,凭借在校期间锤炼的过硬素质,下连不到半年就担任了班长。
火箭军还采取骨干帮带、模拟代职、跟岗见学、任务锤炼等方式,组织岗前培训、上岗实习和定岗定位,促进他们第一任职能力快速提高。各导弹旅还为每名定向培养士官建立个人信息档案,详细记录个人基本情况、成长经历、发展期望和工作学习进展情况,及时规划更新成长“路线图”。
新模式锻造新质人才,新力量成为强力引擎。据火箭军机关有关部门领导介绍,近两年分配到部队的定向培养士官,已有37%入了党,83%参加过实弹发射任务,20%成为“四会”教练员,为火箭军战斗力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