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里坪镇列宁小学旧址。
传承
红色融入血脉
红色是大别山耀眼的符号,也是老区孩子的向往。
七里坪,湖北省红安县的一座小镇,在中国革命的坐标轴上,这里曾镌刻下耀眼的标注:1931年11月7日,红四军、红25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七里坪西门外河滩上召开成立大会,当时部队有3万多人。
“爬雪山,过草地,气吞山河的壮举……”走进位于七里坪镇的红安县列宁小学,抑扬顿挫的童声演讲把记者吸引了过去。该镇党委宣传委员肖晓红告诉记者,学校正在举行“红色演讲台”活动,台上的小选手叫周贝妮,这首《弘扬长征魂 同筑中国梦》是她的代表作。
指导老师袁梦说,对于红土地上长大的孩子来说,作红色演讲、唱红色歌曲,每个人都有“拿手戏”。
红土地上英雄史,润物无声涓细流。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在大别山筑起的一座座丰碑,留下的一段段传奇,成为孩子们永远的精神营养。
长胜街,原名正街,为纪念省港大罢工领导人杨殷曾改名“杨殷街”。80多年前,这里是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所在地。如今,每天有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老街,记录着历史,也见证着孩子的成长。
周维,身上洋溢着阳光气息的女孩,从小在学校担任“红色小导游”,如今是长胜街的讲解员。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红色故事讲述者。”周维说,一次亲身经历让她更坚定了这一想法。那是她随团到某红色圣地旅游。中途,七嘴八舌的游客把带队导游问卡了,周维自告奋勇拿起导游的麦克,详细而生动地讲起景点的红色历史,听得游客们入了迷。当大家惊讶于周维对党史军史的了解时,她却很淡定:“我来自红安,是老区的后代,从小就是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
距七里坪不远的乘马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村小镇,因走出2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被称为“中国第一将军乡”。“之于先辈,数字和名号不过是一羽鸿毛。对于年轻的我们,那是青春奋进的导航。”周维说,红土地的历史早已融入老区年轻人的血脉,代代相传。

参加暑期革命教育活动的老区孩子观看红军小学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