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陆军领导机构有哪些考量
陆军是我党最早建立和领导的武装力量,敢打善战、战功卓著、战史辉煌。这次改革,专门成立陆军领导机构,体现“军种主建”原则要求,顺应信息化时代陆军建设特点规律,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提供了顶层设计和组织保障。
明确陆军建设责任主体。由于历史原因,我军一直没有建立单独的陆军领导机构,建设管理职能主要分散在原四总部20多个部门,军区直接领导所属陆军部队,总部管一摊,军区管一块,谁都管却没有统管,这已成为陆军现代化进程滞后于其他军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次改革,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组建战区陆军,打破长期以来陆军实行的“总部代行、军区直管、建用一体”领导管理体制,明确了一个管一切、负全责的“主人翁”,提供全局性专业性统一建设指导,在陆军部队的建设、训练、管理、保障全过程各领域发挥主体作用,切实为陆军部队换羽腾飞创造良机。
为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铺平道路。军种联合作战,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各军种保持平等、相对独立。过去我们联合作战指挥,大都是陆军唱主角,联合指挥机构的陆军色彩比较浓厚,这就无法做到对各军兵种等同等距指挥和保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这些年,我们在构建联合作战体制方面做了不少探索,但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次改革,补齐了我军组织体系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结构性短板,使陆军与海军、空军、火箭军等诸军种以平等地位融入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有效解决了陆军与其他军种的“身份”差别问题,扫除了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一个重大障碍。未来联合作战中,各军种围绕同一目标展开行动,根据不同任务不同阶段轮流唱“主角”、当“配角”,形成效能互补、一体联合的制胜力量。
为军委机关转型创造有利条件。原先的四总部,一些部门设置、政策制定、资源分配,不少是仅面向陆军的,分散牵扯了机关战略指挥和抓军事斗争准备精力。军委机关要真正落实管总要求,履行好战略谋划和宏观管理职能,如果不剥离陆军建设管理职能,就不能从繁杂具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难以集中精力统全局谋大事。成立陆军领导机构,有利于军委机关摆脱“大陆军”思维模式束缚,更好地调整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使军委机关真正立于三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