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特林式发动机完全自主研发
据李杰介绍,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AIP系统有多种,其中最主要有两种,一种燃料电池,另一种是斯特林发动机。
燃料电池AIP技术不受卡诺循环限制,只要有足够的氢气和氧气供应,就可以长时间连续运行,具有效率高、振动噪音小、输出功率大、工作温度低、安装和维护简单等特点。典型代表是德国和韩国。
斯特林发动机AIP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技术简单,运行可靠性高,灵活性较好,造价和运行费用相对较低。但它受限于其自身工作原理,存在单机功率较低、设计制造和使用要求较高的缺点。另外,其瞬间提速或减速能力较弱,不利于潜艇的机动性。在潜深较大时,需要用压缩机将废气加压后才能排出舱外,提高了振动噪音等级和能耗。该技术最先达到实用化水平,典型代表是瑞典海军的“哥特兰”级潜艇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苍龙”级潜艇。
对于两种技术哪种更为先进时,李杰说,“各有千秋”,主要取决于对技术的掌握情况和操控维护水平。他告诉记者,燃料电池AIP潜艇水下续航时间相对比较长,可达15—20多天,但是管理和控制相对比较难,爆炸等危险性大些;而斯特林发动机AIP,续航时间稍微短些,例如日本“苍龙”级发动机续航时间一般为15天,但是操控起来相对简单。从目前来看,差别并不是特别大,只要技术掌握得好,安全性和运作效果都不错。“就像核技术一样,只要各个环节都严格管控,就不会出现问题或将危险降至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AIP技术,走的是完全自主研发的路径。经过十多年发展,中国版的斯特林发动机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对于“美国全部都是核潜艇,中国为何还要研制AIP这种常规动力潜艇”的疑问,李杰表示,一艘核潜艇从建造、全寿命周期保障费用到退役处理费用等全部总费用,大约是一艘常规潜艇的10倍,出于军费上的考虑,以及制造和使用核潜艇受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制约,比如有些浅海海域不适合核动力潜艇活动,世界上大多数拥有海军国家的潜艇都选用常规动力作为潜艇推进动力。“以中国为例,常规潜艇主要用于近海海域,而核潜艇则更适合在中远海海域活动,性能和用途不相同,但两者缺一不可。”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