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下旬,与记者聊起选人用人这个话题,刚被任命为火箭军某基地参谋部政治协理员的唐贤红感慨地说,他感受到的是一种幸福。作为一名技术干部,唐贤红没想到在编制改革调整压缩的情况下,能从文化站工程师岗位被选拔到机关任职。
“黑马”不见了、“打招呼”不管用了、“神秘指数”降低了……关于选人用人,记者一路采访,欣闻万象更新。党的十八大以来,用制度选人用人带来的幸福红利,如一场场春雨惠泽广大官兵。
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喜迎党的十九大”特刊的报道:

火箭军某部开展干部专业理论考核。丛 琳摄
强军兴军这五年·记者手记
选人用人,让制度成为最好的“伯乐”
■解放军报记者 王卫东
9月下旬,与记者聊起选人用人这个话题,刚被任命为火箭军某基地参谋部政治协理员的唐贤红感慨地说,他感受到的是一种幸福。作为一名技术干部,唐贤红没想到在编制改革调整压缩的情况下,能从文化站工程师岗位被选拔到机关任职。
“黑马”不见了、“打招呼”不管用了、“神秘指数”降低了……关于选人用人,记者一路采访,欣闻万象更新。党的十八大以来,用制度选人用人带来的幸福红利,如一场场春雨惠泽广大官兵。
纲举目张,制度设置越来越科学
“命令宣布了,没有‘黑马’出现,就是我们团参谋长接团长!”在火箭军某基地通信团座谈,大伙迫不及待向记者分享这一喜讯。
不久前,该团团长被调到基地机关任信息保障处处长。谁来接任?官兵对综合能力强的团参谋长肖铭呼声很高,结果也如大家所愿。
采访期间,正值这个基地“脖子以下”改革落地之时,一批干部在撤并降改中,有的被提拔,有的成为编余。调整面这么大,用谁不用谁,似乎是件很难也很复杂的事。
基地政委汪利平对记者坦言,选用干部是件大事,但不是难事。他认为,选人不能只靠领导去发现,用人更不能由个人来拍板,选人用人归根结底要让制度说了算。去年以来,基地调整使用大批干部,都是经廉洁察评、军政考核等一关关“闯”过来的,大家口服心也服。
聚焦打仗,纲举目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鲜明提出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5条军队好干部标准,军委配套出台选人用人工作监督、干部任职回避、领导干部秘书管理等5项制度。部队普遍反映,随着选人用人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过去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根本纠治。
“设置选用人才制度,需要原则导向,更需要细化量化的可操作性措施。”中部战区空军一位领导感慨,这几年他们为按打仗标准选人用人,将标准细化到每一个要素。如每逢实战化演训等重大任务,机关设置“人才考察组”,全程跟踪记录各级干部在指挥协调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科学的制度,就是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在空军某指挥所,记者见到《干部选拔任用实施细则》《指挥军官能力素质考评标准》等各类选人用人具体规定。该所电雷处参谋汤希说,感谢这些好制度,去年他与其他13名干部,转隶后不久就被提拔使用。
制度可操作性强了,“人为操作”就失去了空间。刚转隶到第75集团军某旅的作训参谋贺米曾担心,到新单位要重新定岗,新领导又不熟悉,怕没有合适的岗位。其实组建之初,该旅就赴各整编单位采集人才数据,根据岗位设置排名筛选、优中选优。多次参加重大演习比武的贺米与新转隶来的126名官兵,均被安排在关键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