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铸军魂——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为何动摇不得?

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杨红
2020-08-21 08:13

铁血丹心铸军魂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为何动摇不得?

1927年秋,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指挥枪”。后来,在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红四军内部关于军队指挥权问题产生了分歧。1929年9月,党中央从上海发来指示信,肯定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主张,明确军队的指挥权属于党的前敌委员会。这份态度鲜明的“九月来信”,重申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为3个月后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血与火的斗争,熔铸建军之本;生与死的考验,磨砺强军之魂。人民军队是党亲手缔造的,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秘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确定下来,具有“压舱石”的重大意义。这一制度,从根本上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事业兴旺发达。

一  建军之本和强军之魂为何如此重要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军队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国家一诞生军队就随之产生。可以说,军队为国家而生、为国家而战,承担着对内巩固国家政权、对外维护安全利益的职能。在人类政治发展过程中,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权首要是掌握军队,成为一条颠扑不破的历史规律。

军队的领导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建军理论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为了夺取政权,必须拥有自己坚强的武装力量,在获得胜利以后,还必须凭借武装力量保卫革命的果实,维护自己的统治。列宁根据俄国革命实践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要为工农政权而战,必须由共产党来进行政治领导,在军队中建立党的组织。这些重要论述,为建立无产阶级新型军队指明了方向。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来说,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鲜血为代价换来的,是历经艰辛探索得来的。建党初期,由于我们党没有认识到建立和掌握军队的极端重要性,遭遇了大革命惨痛失败等挫折。但我们党很快认识到只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而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南昌起义标志着我们党有了自己的军队,经过“三湾改编”、古田会议,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我们党建军治军的一条铁律,革命的星星之火遂成燎原之势。90多年来,正是因为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党的手里,才保证人民军队在各个时期坚决执行党的政治任务,为革命浴血奋战、为建设和改革保驾护航,成为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的坚强柱石。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命脉和灵魂,事关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方向前途。我们这支军队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不管什么人、采取什么手段,想拉拢军队脱离党,都不会得逞。在我军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支成建制的队伍被敌人拉过去,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利用军队来达到其个人目的。当年,张国焘仗着自己带领的部队人数多,想脱离中央、另立山头,结果把自己搞成了孤家寡人,落得只身仓皇逃跑的下场。“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总想抓军权,但军队不听他们的,垮台时他们还哀叹没有掌握军权。历史反复证明,只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情况如何复杂,人民军队都不会迷失方向,始终保持最坚定的政治本色、最明亮的鲜红底色。

面向未来,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阶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从国际看,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引发战争风险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家间军事竞争日趋激烈。英国权威智库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军费开支比上年增长约4%,创10年来最大增幅。从国内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繁重,军队改革转型正在爬坡过坎,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压力增大。只有坚持和发挥好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优势,才能确保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更好应对前进中的风险挑战,为民族走向复兴、中国走向世界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