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某潜艇部队:
迈向水下“新长征”
■解放军报记者 魏 兵 陈国全
破浪远航。王 青摄
坚定理想信念,建设坚强集体,把打赢本领搞过硬。
——习近平
蒋金良不寻常——
他是海军声纳专业比武冠军。2018年6月11日,习主席视察他所在的海军某潜艇部队,在声纳听音训练室现场出题抽考,蒋金良的回答准确无误,习主席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
蒋金良的“水下战位”也不寻常——
由于常年关注水下目标识别,他睡觉有时出现幻听,耳朵钻心地疼。后来他找到一个秘诀:将水下噪音细节与生活中熟悉的各种声音对应起来,构建起一个舰船噪音形象化的“音感世界”。通过这种方法,他的专业训练事半功倍,判别目标更加快速准确。
然而,今天的这场较量更不寻常——
耳机里传来的阵阵“嗞啦嗞啦”声,混杂着潮汐浪涌、海洋生物和各型船艇发出的噪音——声纳信号数据量是海军比武标准的两倍,辨别难度可想而知。蒋金良的对手,是声纳业务长张友奎带领声纳团队研发的一套新型训练系统,被大家称为“智能声纳兵”,本领非凡。
“这可是声纳号手与‘智能声纳兵’的第一次比武……”蒋金良喃喃自语。
对这场较量,担任裁判的张友奎有更深的思考:通过勤学苦练,像蒋金良这样的优秀声纳兵,已经把“听音辨型”的技能,练到了人力所能达到的极限。只有创新训练思维、升级训练条件,探寻新的战斗力生成路径,才能在未来海战中打胜仗。
从积累式、经验式练兵到“人工+智能”的组合,这场较量的背后是训练模式的悄然变迁。
谈到这个变化,张友奎难忘习主席亲临综合模拟楼察看潜艇部队训练情况时的情景——
模拟训练设施怎么样?能不能满足需要?有没有实际困难?习主席边走边看,问得很仔细。得知训练设施能够较好模拟实装性能参数,官兵在这里得到很大锻炼,习主席很高兴,叮嘱有关方面加强训练条件建设,为部队训练提供有力支撑。
“就是在这个房间里,习主席现场出题考核并为声纳兵过硬的专业技能点赞。”张友奎说,“习主席的点赞,是我们的无上荣光。但战斗在声纳战位,不能只听见祝贺的掌声,更应该听到催征的号角。”
习主席视察结束后,张友奎和战友们重新对声纳战位能力标准进行全方位研究,查找听音训练与实战的差距。经过两年奋战,他们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训练系统,开启了向“数据”要战斗力的新征程。
牢记领袖嘱托不断前行,沿着强军蓝图加紧赶路,不只是声纳兵,这支潜艇部队的各个战位都在转型中重塑“能力坐标系”。
某艇员队电工技师黄井磊,曾是海军维修技能比武冠军。然而这个电工专业响当当的人物,却在一次专业比武中滑落到第四名。
复盘比武过程,首先让他倍感压力的是考卷之变:除了本专业内容加载实战背景之外,他还必须接受一个随机的副项考核:在声纳兵负伤、设备出现故障时,由黄井磊代为维修声纳设备。
“增加副项,并不是为难比武选手,这些情景是实战过程中很可能遇到的。比武的目的,就是为了测准战斗力的‘水深’。”比武组织者如是说。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他们研究提出了“全要素、全过程”的实战化训练理念,通过模拟手段把海上实战化环境搬到训练教室,实现岸港训练与水下战场的“无缝对接”。
习主席视察当天,艇长刘云海率艇出海,向着大洋深处挺进。
这是一次面对战场背景、复杂海况和极限考验的长航。每向前一步都是一个新的探索。暗流涌动中,官兵们与“敌”周旋,斗智斗勇,圆满完成多个训练科目,一举打破潜艇航行经度跨度最广等4项海军纪录。
记者想请刘云海谈谈当时的感受,没想到他因为训练任务太紧,居然爽约了4次。
最后,记者通过电话“追到”刘云海,他告诉记者:“习主席下舱室、进战位,勉励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建设坚强集体,把打赢本领搞过硬。我们顿感责任重大、使命艰巨,不敢有丝毫松懈!”
把打赢本领搞过硬,不是在旧的平面上循环,而是在新的体系中拓进。一次次深海潜行,他们标定着战斗力的新刻度。
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捕捉——对手在哪里、什么航向、何时会来……事先全然不知。突然,一个微弱的信号一闪而过,顷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这瞬间的一闪,在声纳号手的脑海留下刀刻般的印记。
“主动出击!”他们运用信息系统,巧妙地将水声世界的“天时地利”化为作战优势,对手渐渐现出原形。于无声处听惊雷,他们创下了预警时间最长、探测距离最远的纪录。
这是一次间不容发的出击——开局就是难局,狡猾的对手采取曲折机动、水声欺骗的战术,在声纳嘈杂的背景中时隐时现。战机稍纵即逝,怎么办?指挥员果断下令:第一时间实施大转角攻击!这个战术指令极具风险,一旦出现失误,搜索失败的鱼雷,有可能会转向攻击母艇。指挥舱里的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了。
“打!”全艇官兵严谨操作,鱼雷如离弦之箭扑向目标。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打出了新型武器系统精准使用的范例和底气。
“这是大风大浪里练就的过硬本领!”部队长董震说,“大洋上的风浪并不安静,我们为国家枕戈待旦,一分一秒也不能含糊。”
“习主席的嘱托和厚爱让我们始终有一种紧迫感,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勇敢前行。”航通长宫书伟接受采访时,刚刚随潜艇执行训练任务归来,靠港还不到1小时。前不久,他们奉命出海开展边界条件下实弹训练。返航后随即再次出征,探索编队协同训练和兵力协同运用方法。
“过去潜艇出航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如今一道命令,潜艇即刻离开母港。”某艇员队政委苏云宝告诉记者,随着练兵强度不断加大,海上实训逐渐增多,每年出海超过200天的艇员比比皆是。
潜航深海,常与强手相遇。起初,年轻的艇员会比较紧张。狭路相逢多了,官兵越练越沉着:“再高明的对手也并非不可战胜,关键是把自己的本领练到极致。”
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大洋角力,让官兵越练越清醒:“我们破浪远航,存在即是一种宣示,无声胜有声。”
一次远航,官兵不仅探索出一系列新战法,竟然还写出84首诗词,装订成册。
钢铁意志和深蓝语境的表达,是一种经历了惊涛骇浪之后的沉静和从容。这让苏云宝想到了长征,“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只有最勇敢最浪漫的人才能走向乐观的未来”。
“长征,同样是人民海军潜艇部队的符号图腾。牢记领袖嘱托,穿越新时代潮声,我们必须走好我们这一代潜艇人的长征路。”他说,正如潜艇官兵心中的梦想,“去远航,一个崛起的民族在我身后!去远航,一支英雄的舰队破浪向前方……”
短评
带着嘱托和梦想破浪远航
海军某潜艇部队官兵披肝沥胆,潜航大洋深处,用生命和赤诚镌刻下一道道闪光航迹。
习主席一直牵挂着常年奋战在深海大洋的潜艇兵。2018年6月11日,习主席来到这支潜艇部队,下舱室、进战位,详细了解武器弹药技战术性能,勉励官兵坚定理想信念,建设坚强集体,把打赢本领搞过硬。
牢记领袖重托,官兵“驭鲸蹈海打胜仗”,一次次深潜远航、一回回成功发射、一个个崭新纪录,推动部队转型发展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牢记领袖重托,官兵“战风斗浪勇担当”,在广阔的远海大洋砥砺斗志,不断突破极限条件,刷新战斗力建设新标高。
牢记领袖重托,官兵“隐姓埋名作奉献”,悄无声息出港,默默无闻返航,没有鲜花和掌声,可他们从无畏惧,从不计较。
“不需要你歌颂我,不渴望你报答我,我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作为军人,我们都应像潜艇官兵那样,忠诚使命、献身使命,置安危荣辱于度外,抛个人私利于脑后,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强军兴军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