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问题导向,破解军事教育发展难题
寒冬凌晨,城市还在沉睡,军校已经醒来。
记者注意到,许多院校长早早起来,忙着学习消化集训内容,梳理专家解难的方法理念。
“突出问题导向,是这次集训最直接的收获!”不少院校长告诉记者,“交流借鉴”与“对策研讨”环节占了集训总时长的一半以上。各项集训安排都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取得实效”的强烈意识。
——安排军委机关业务部门同院校长交流研讨,紧紧围绕院校建设中的矛盾问题,认真分析形势、讨论办法。交流研讨活动有了“现场办公”的氛围。
——安排战区和各军兵种介绍部队人才需求,“供给侧”和“需求侧”联席讨论,把现状分析到位,把问题剖析清晰,把对策讨论充分,把共识建立起来。
——邀请专家介绍世界著名军事院校的办学经验,促进院校长们发现弱项短板,不断打开眼界,拓宽思路。
——专程把院校教员与毕业学员代表请上台提意见建议,尖锐指出院校教学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等问题,令不少院校长暗自警醒。
面向战场,院校课堂距离打赢需要有多远?面向部队,院校课堂距离岗位需求有多远?面向未来,院校课堂距离一流有多远……集训中,从教员到学员,所有人都奔着问题去。院校长参加答辩前,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的领导在动员时都说:我们既要奔着好成绩去,更要奔着问题去,奔着向专家问策求计去!
正是本着这样的态度,院校长走出答辩现场时,少了如释重负的轻松,多了取到真经的快乐。
“战争形态在变,部队编制在变,科学技术在变,教育本身也在变,无数的难题在倒逼我们院校长努力学习充电,主动来一场自我革命。”小组讨论会上,一位院长的发言引起大家深刻共鸣。记者在旁听讨论时发现,最常见的发言开场白不再是讲经验讲成绩,而是“我说说我们学院当前的几个突出问题”。
突出问题导向,引导大家透过问题表象,查找背后深层次原因,破解了一大批军事教育和院校建设难题,使集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很多问题拎起来了、深进去了,有的给了解,有的破了题,还有的找到了方向。
过去部队指挥员很少走上院校讲台,成为教战脱节一大难题。空军指挥学院院长付国强告诉记者,这次集训,领导、教员、学员、专家集中智慧,审议出台中高级指挥军官到院校讲课等机制,从制度上解决了师资队伍教战脱节的问题。
“教学装备滞后部队实际,导致院校教的跟部队用的不一样,影响了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京武说,这次集训从顶层到末端都拿出解决措施,既治标更治本,向“院校走在部队前面,培养的人才走在战争前面”迈出了一步。
既从制度层面上破解难题,更从思想深处厘清认识。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院长赵天翔在院校系统工作了整整37年,对院校建设了解思考得很深。集训中,他向记者展示了收获,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写满了他的思考:
——过去我们评判科研,习惯看获奖多少;现在必须把研为教、研为战作为唯一标准,使科研真正为教学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为战斗力服务。
——作为军种专业院校,过去我们突出练强专业,忽视了联合作战能力意识的培养,回去后我们要深入研究出台措施。
——过去我们总觉得学员毕业了,院校的责任就结束了;如今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我们院校必须着眼全程育人才,从排长到将军我们都有培养任务。
一条条思考,一个个收获,高强度、高质量的集训磨砺着院校长们,使他们办学治校的能力得到提高。集训结束时,看着院校长们意气风发离开的情景,记者有理由相信,强军兴校的春天已经到来,全军各院校一定会在培育一流新型军事人才的征程中作出新作为、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