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从此不再“难”
——回访少数民族摘帽村系列报道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特约记者 孙利波 特约通讯员 樊文斌
夏日清晨,记者一行穿过沟壑纵横的山丘,前往第76集团军某红军旅对口帮扶的藏族聚居村——青海省湟中县共和镇南村。
汽车在宽阔的水泥路上疾驰,车窗外金黄色的油菜花开得正盛,一幢幢藏式风格的新房次第映入眼帘,不少群众家门前停着皮卡车。
2017年初,该红军旅开始帮扶南村时,村里交通不便、群众吃水用电困难,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经过两年多的接续帮扶,2019年底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2万元,顺利脱贫摘帽。
以前南村有座仅能通过马车、牛车的小桥。“有一年,村里的马铃薯丰收,乡亲们都盼着能卖个好价钱。没想到的是,联系好一家收购商,货车却开不进来,结果丰收的马铃薯全烂在地里。”当时乡亲们失落的样子,村民普布次仁至今难忘。
红军旅官兵得知这一情况后,筹措资金帮村里建起了一座坚固的水泥桥,并把简易路修到田间地头。他们还邀请地方农技专家来村里授课辅导,帮助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产业。2019年,南村推广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使马铃薯亩产量大大提高。村民种植的马铃薯通过运输车销往外地,大家感激地称这座桥为“红军桥”。
路遇村民李胜梅,她热情地邀请记者来家中做客。走进屋内,只见客厅宽敞明亮,窗户上贴着大红的喜字,茶几上还摆着酥油茶和牛肉干。
“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是子弟兵帮我们渡过难关。”李胜梅哽咽地说,3年前爱人手术花光了积蓄,儿子上大学的学费成了难题。红军旅官兵不仅资助她儿子完成学业,还帮助她家修建猪舍,并送来猪仔和饲料。儿子毕业后在一家地方企业上班,今年刚结婚,家里喜事不断。
村民的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也稳步提升。在该旅官兵支持下,南村南北建起了两个“红军广场”。广场上,篮球架、健身器材、图书阅览室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
夕阳西下,“红军广场”上人头攒动,伴着藏族民歌欢快的旋律,村里的藏族青年跳起热烈奔放的锅庄舞。远处山路垭口,五彩经幡随风飘动,好像在向人们诉说,南村群众幸福甜蜜的生活……
浏览相关视频
请扫描二维码
视频制作:李宇平
视频编辑:赵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