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军分区帮扶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记事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南丁红 司李龙 郭干干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0-07-20 09:39

精准滴灌,庭院经济富农家

——甘肃省临夏军分区帮扶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记事

■南丁红 中国国防报记者 司李龙 郭干干

夏日的河州大地,遍地金黄,油菜花竞相绽放,田野间蜂飞蝶舞。

走进甘肃省临夏军分区帮扶的东乡县凤山乡岭村,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座座崭新的民居,宽阔平整的水泥路。

在回族村民马达吾德家,记者看到墙上挂着县里颁发的脱贫示范户奖状,太阳能热水器、冰箱、电磁炉等家电一应俱全。

“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军分区、人武部的帮扶,就没有我今天的好日子。”谈及今天的幸福生活,马达吾德黝黑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现在和城里人的生活没什么两样,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朴实的语言,爽朗的笑声,透露出浓浓的幸福感。

“老马是个养牛好手,养的牛又肥又壮,毛色又顺又亮。”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唐占奇介绍,马达吾德喜欢养牛羊,以前苦于缺少资金,一直没有形成规模、见不到效益。

说话间,来到马达吾德家的牛棚前。“2017年,在人武部的帮扶下,我贷款买来4头牛,一年后陆续产下小牛犊,逐步发展到现在的12头,目前有5头牛可以出栏,每头牛至少可以卖两万元。我还养了20多只羊。”说起自家的牛羊,马达吾德颇为自豪。

通过发展庭院养殖致富的马达吾德,是临夏军分区帮扶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大沟深、人多地少。“土坯房,泥巴路,村里无产业,群众增收难”,是岭村的真实写照。

临夏军分区帮扶该村以来,确定“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思路,重点围绕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捐资助学、劳务输出等方面精准施策,逐渐改变这个山村的贫困面貌。

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根本。村民马有苏一直想通过养殖牛羊增加收入,但苦于缺少启动资金。得知情况后,军分区积极协调为马有苏家争取到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买来5头牛,盖起保温圈舍,还请来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如今,马有苏家牛存栏量达几十头,他也成为村里有名的养殖大户。

今年,该军分区又投入47万元为岭村建设牛羊养殖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为34户贫困户购买150只母羊作为股份投入养殖合作社,让贫困户每年都有分红收益,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民有致富门路。立足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状况,军分区为村里有意愿、有能力发展养殖业的10户贫困户每户提供一万元养殖基金,并协调合作社按不低于市场价格收购,帮助发展庭院经济。该军分区政委许尔瑞说:“到户一万元,并不是将一万元直接发到群众手中,而是督促指导贫困户通过一万元基金完成一个发展项目,培育出一个致富的产业。”

村有扶贫产业,户有增收渠道。该军分区扶贫工作小组和村党支部成员一起研究制定以种植、养殖为主的总体产业脱贫思路,建起养殖车间,成立种植合作社,先后完成18个富民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和群众增收。据悉,自2017年以来,临夏军分区先后投入300余万元,助力9个村通过州级验收,实现脱贫摘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