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莉和队友查看病房呼吸机状态,保持抢救患者最佳状态。赵法胜摄
每次进“红区”查房,李晓莉都很较真。刚来的时候主要规范护理流程,步入正轨后不断抓服务质量,虽然工作重点有些变化,但“鸡蛋里挑骨头”的“强迫症”一直没变过。从地上有棉球、镜子上有污渍之类的“小瑕疵”,到手消夜未注明开瓶日期、护士站物品摆放杂乱之类的“小细节”,她都要精益求精,及时堵上任何一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为患者营造一个更舒适的治疗环境。
李晓莉关爱老年患者,对一些表达不畅的患者进行按摩交流。赵法胜摄
前不久,李晓莉所在的科室收治了一批从养老院、福利院转来的老年患者,多数都患有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部分老人带有胃管、尿管,需要她们小心护理的危重症患者更多了。特别是有些老人只能长时间卧床,更难发现病情变化,必须加倍谨慎,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我们的护理要速度,要跟时间赛跑,否则一分一秒都可能失去一条生命。”回想起那天晚上的生死竞速,李晓莉依然心有余悸。值班护士赵巧梅在发晚饭的时候发现34床的高奶奶怎么也叫不醒。刚出“红区”的李晓莉来不及再穿防护服,赶紧跑过去“隔区”连线:“判断脉搏、呼吸和瞳孔对光反应,抓紧测量血压。”“脉搏呼吸都有,但收缩压超过200了。”几分钟后,对讲机中反馈的信息让她心里有了些底,随即远程指挥紧急施救:吸氧、心电监护、口服降压药和速效救心丸……40多分钟后,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意识也清醒了。心悬一线,随时准备进“红区”的李晓莉终于如释重负。
对待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李晓莉带头喂饭照料,从不言苦。赵法胜摄
许多老人都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在“红区”里,护士们除了承担常规的护理治疗工作,还必须身兼多职,喂饭、漱口、翻身、换纸尿裤、清洁身体、打扫卫生……各种生活上的服务,都离不开她们,“红区”里的白衣天使们,默默担起了家人的责任。
李晓莉给队员们定下一个规矩,进屋前一定先敲门,见人要喊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亲切一些,在各方面都要注意礼节。患者们入院时,她们做过一次统计,记下了所有患者的生日。3月18日,夏女士过生日,李晓莉提前协调医院准备好了蛋糕和长寿面,为她在病房中过了个温馨的生日。
李晓莉汇集患者的心愿和需求,想法设法进行解决 。赵法胜摄
此外,每次查房时,李晓莉都会主动询问患者们有什么愿望,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刚来的时候,生活物资还不是很充裕。有的患者想吃咸菜了,李晓莉就想办法给他买点带进来;有的患者袜子不够穿了,李晓莉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带过来的新袜子给她拿了几双。礼物虽轻,却总能让患者们发自内心地感到温暖。
“深入到人心,做好点滴细节。”她们如春风化雨般细致入微的护理,总能让患者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久未见面的家人。一位老人在和处于隔离期的女儿打电话时,忍不住哭了。“这边的护士比亲人照顾的都好,你放心就是!”同房的病人听到后也纷纷点赞,“她们比你亲闺女都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