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民谣里传来“山村的幸福”
■周立德 周军升 解放军报记者 周 远
预备役官兵们为下西岗村贫困户免费体检。
官兵邀请种植专家指导蔬菜种植技术。卜瑞鑫摄
“共产党的政策好,精准扶贫致富早,小康社会快来到……”
晋北春日的阳光,透过下西岗村村民王美云家的窗户玻璃,照得屋子里暖洋洋的。王美云是“追梦农家乐”的老板,每次忙完了手中的活,她都会为宾客唱几首晋北民谣。
民谣均为王美云自创,讲述的是下西岗村在部队帮扶下,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
下西岗村以前是山西省出了名的深度贫困村之一。这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贫困发生率高。2016年,中部战区陆军某预备役师主动承担起村里38户贫困户的定点帮扶任务。
预备役师专门派出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来了,但大部分村民在犹豫和观望。这时,王美云站了出来,后来成为村里致富带头人。随着到村里参观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她又办起“追梦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
从小,王美云就跟着家里老人学唱民谣。作为扶贫产业的参与者、受益者,王美云亲眼看着村产业园拔地而起,村容村貌越来越好,乡亲们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就自发编排了数十首“扶贫民谣”。最初,王美云只是在农家乐里为往来游客唱民谣;后来,乡亲们也自发开始传唱。
民谣一传十、十传百,也传到了预备役师官兵耳朵里。该师政治工作部秘书群联科科长段俊龙笑着说,从小到大听了很多民谣,还是觉得乡亲们唱的民谣最动听。
抗日战争年代,下西岗村曾是一片热土。1940年12月,日军得知下西岗村是八路军的军粮中转站,强令该村交粮,村民坚决抵制。日军随即包围了村庄,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下西岗惨案”。
1942年4月13日,“抗敌剧社”编剧兼演员方璧,在执行任务时遭日寇包围,牺牲在一棵老枣树下。时光荏苒,那棵老枣树至今屹立在村头。树干上的弹痕,清晰可辨。
“方璧烈士是亲人,二十七岁献生命;没有忠烈打天下,哪能今天享太平……”
70多年后的今天,下西岗村乡亲们唱起动听的民谣,开启了崭新的生活篇章。
下西岗村一夜之间火了。
在这里定点帮扶的中部战区陆军某预备役师被山西省授予“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消息传开后,下西岗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精准扶贫样本工程”。
这段日子,前来参观见学的省市军地领导络绎不绝,王美云开办的“追梦农家乐”每天迎来送往,宾朋满座……
“生活环境改善了,乡亲们有了‘稳稳的幸福’,多亏了恩人子弟兵。”王美云每当唱起这首扶贫民谣,内心的感激与收获的喜悦就溢于言表。
别看现在乡亲们喜笑盈盈,在几年前,情况可不是这样。
90%以上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大山隔绝了一切,贫瘠、落后……始终是下西岗村这片土地相生相伴、挥之不去的印象和记忆。
“如今看到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我们心里也踏实了。”该师一位领导介绍说,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要让更多贫困户稳定脱贫,必须得踏踏实实帮助他们办点事儿。
帮助乡亲摘掉贫困帽子,首先要让他们觉得生活有希望
2016年5月,这个预备役师决定对下西岗村开展精准扶贫之前,机关通过调研报上来两个方案。
一个方案认为,按照原本预算的30万元,直接向下西岗村38户贫困户“输血”——即使形成不了产业规模,但通过资金扶持等途径,可以达到人均年收入不低于3200元的脱贫标准。调研数据还显示:“直接进行资金扶持”的扶贫方法,得到了不少贫困户的支持。
另一个方案则建议,把扶贫预算增加至100万元,帮助村民发展规模产业、形成“造血”能力,争取让每家每户都能有稳定收入……只是这样做,需要师里重新研究更改预算。
找准方向,是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前提。究竟采用哪个方案,该师党委一班人一度意见不统一,但很快形成共识:“举棋不定时,多和上级精准扶贫思路对对表。”
“帮助乡亲们摘掉贫困的帽子,首先要让他们觉得生活有希望。”师党委认为,部队扶贫不能简单地走形式、完成任务,如果没有产业支撑,“输血”不“造血”,贫困户只是暂时性脱贫。于是,他们重新拟制预算,最终经师党委会研究一致通过。
经费很快批了下来,他们再次面临抉择:该选择什么产业项目?该师领导深知,搞扶贫产业一点不能含糊,只有科学合理确定产业项目,让家家户户都受益,乡亲们脱贫信心才能足。
为此,该师领导带领师秘群科赴下西岗村60余次,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并与专家一起实地论证。他们走遍了村里的沟沟坎坎,先后“过滤”掉了好几个不适合下西岗村开发的项目——开办绿色生态园,远离城市,交通不便,难以实现盈利;种中草药,村土地地块小,难以形成规模……
通过反复论证,2016年底,他们先是确定了“养鸡、食用菌种植”两个规模化产业;随后,又确定了建设特色猪、肉鹅养殖场等项目。
就这样,一片大山之中,一群人开始为摆脱贫困奋勇倾力,开拓祖辈前所未有的生活。
几个月后,上级派人检查对口扶贫援建工作,一位领导坦言:“这几个扶贫产业不是最热闹、最好看的,却最符合当地实际。”
贫困村发展产业艰辛,再难我们都要憋足一口气
尽管规模产业项目定下来了,但接下来的每一步工作做起来仍很不容易。
土地征用,需要一家一户做工作,丈量土地面积、核查树木数量、商量赔偿金额;村产业园建好后,要通水、通电、通路、通网络,需协调水利局、电业局、交通局、电信局……
一番努力后,总算把鸡舍、食用菌大棚建好了,“致富带头人”也选好了,甚至连小鸡、食用菌原料等都买好了,更大的难题又接踵而至。
“啥?鸡死了200多只?”
“致富带头人”王美云承包养鸡场一个月后,就给师领导打来电话。接到电话后,他们第一时间协调原平市卫生局、畜牧局等单位的人员,一起赶到养鸡场帮助解决问题。
听说是鸡瘟,想起自己这一个月没日没夜地在养鸡场忙活,王美云难过地哭了:“养鸡场投入这么大,别再继续赔了。”听罢这话,一旁的师政治工作部主任郑广斌心里也不是滋味,他安慰道:“第一次养鸡,难免经验不足,咱们再想办法。”
从那以后,郑广斌经常带着畜牧局的专家来到村里,给王美云讲解家禽养殖、疾病预防等技术,了解鸡群的生长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多过去了,王美云的养鸡场有了起色。
下西岗村的乡亲们文化水平不高,解决企业经营难题能力有限。每次遇到棘手事,乡亲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预备役师官兵——村产业园停水、停电,给官兵们打电话求助;鸡蛋卖不出去,请官兵们帮着找销路;香菇长势不好,让官兵们帮忙聘请技术人员……
“贫困村发展产业过程异常艰辛,再难我们都要憋足一口气,一定帮乡亲们搞成。”在一次党委会上,郑广斌这样说。
然而,如何才能盘活村里的产业资源呢?该师领导经过协商,先是引入原平市某龙头企业定点指导村产业园,帮着村里建起电商销售平台;又从河南省请来香菇种植、家禽养殖专家,传授标准化、规模化技术……市场很快打开。
一次,村里搞特色猪养殖场的老王找到官兵诉苦:生猪销路不畅。郑广斌第二天就联系协调预编企业单位,定点采购生猪;还派了熟悉腊肉熏肉制作的炊事员,帮助养殖场进行猪肉深加工。每到周末,郑广斌就带人奔走于养殖场和地方企业,错过营区饭点是家常便饭。“只要乡亲们能致富,自己累点也值得。”郑广斌笑着说。
为贫困户“造血”,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村里产业园越办越好,收益年年增长。到了年底产业分红时,对于分配是否合理的问题,乡亲们格外关注。
为了避免矛盾,师里组织人员配合村委会,实地考察38户贫困户,建议根据每户的贫困程度分为“严重贫困、一般贫困和其它”三个标准,并分别对应分红“8000元、7000元和1000元”,并将分红情况进行公示……这样一来,乡亲们纷纷点头称赞。
让贫困户脱贫不难,难的是不再返贫
在预备役师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去年初,下西岗村的乡亲们全部实现了脱贫。
“脱贫只是第一阶段目标,村民过上幸福生活才是最终目的。”官兵们并没有停下脚步:“要把扶贫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里。”
郑广斌调研走访时发现,尽管有了“分红收入”,一些贫困户的居住环境并没有得到太大改观。村民王明权家是下西岗村的“严重贫困户”,走进他家,只见屋内杂乱不堪、窗户是纸糊的……这一幕,让郑广斌特别揪心。
去年3月,在郑广斌建议下,师里派人挨家为包括王明权家在内的贫困户整修房屋。乡亲们住进了整洁明亮的房子,心里别提多亮堂了。
让贫困户脱贫不难,难的是不再返贫。任何一种重大疾病,都可能让一个家庭“因病返贫”。
“村民平时不体检,有时为了省钱,小病也能拖成大病。”为此,师里想方设法协调预编单位、原平市安康医院,定期到村里组织体检,为贫困户送医送药,并减免他们一部分住院费;探索建立村民体检免费,急病包接包送、村民半价用药等机制。
村民王明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他和妻子先后住院3次,花费3万多元,自己没掏一分钱。“省下的钱,我们今年都用到大棚种植上。”他笑着说。
那天,师里拉练经过下西岗村,官兵埋锅做饭,请村民一起吃饭。聊天中,官兵们得知,村里有个孤苦伶仃的“五保户”,已经70岁的老人,身体有伤残,身边又无人照顾,常常吃不上饭。
师党委一班人深受触动,决定建起下西岗村“爱心食堂”。从此下西岗村包括那位“五保户”在内的6位年迈的孤寡老人,一日三餐都可在“爱心食堂”免费吃饭了。
为确保脱贫不漏一人,师里想了不少办法:每名党委常委“1对1”帮扶一户“严重贫困户”,每名干部帮扶一户“一般贫困户”;逢年过节,到对口帮扶的村民家中走访慰问。去年中秋节前,师党委常委各自带着家人,来到对口帮扶的贫困户家中,送去食物和生活用品,整洁的小院里不时传出欢笑声……
官兵们的满腔热忱,换来了下西岗村乡亲们的殷殷深情。6位在“爱心食堂”就餐的老人,还托人写了一封信寄给官兵:“日子变甜了,生活变好了……”
如今,除了部队帮扶的产业外,不少乡亲自发行动起来,做酒枣、做辣椒酱、养鸽子。
“家里房子漂漂亮亮的,村里也有了产业,我打算留在家里,不愁挣不到钱。”对以后的生活,村民王明权觉得很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