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政策解读·聚焦中央一号文件②)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0-03-07 11:42

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政策解读·聚焦中央一号文件②)

解读人: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 李文明 白永刚 刘红岩

采访人:本报记者 王 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

“三农”短板如何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全面梳理任务清单,针对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8个方面的短板,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

“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让更多农民喝上“放心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最直观的体现。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路通百业兴。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2019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29万公里,新增通客车建制村超过9400个,24个省份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客车。

但不容忽视的是,农村公路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相比还有差距。比如农村村组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公路管护体制尚不健全等。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启动省域、市域范围内示范创建。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等通硬化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落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应由政府承担的管护费用纳入政府预算。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亿万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去年我国巩固提升了5480万农民供水保障水平,解决了101.6万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但因自然条件较差、人口居住分散、工程建设难度大等原因,一些农村的供水保障能力仍有待提高,饮水安全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

完成好今年的农村饮水安全目标,需要因地制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将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让更多农民喝上“放心水”。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解决好农民最迫切的期盼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事关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当前一些农村还存在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比如,乡村学校硬件较弱、农村教师紧缺;乡镇卫生院设施条件较差,医务人员不足等。

解决农民最急迫解决的现实问题,亟须加快补上公共服务短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作出部署。

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上,各地各部门要改善办学条件,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有效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问题,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在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上,要办好县级医院,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提升村卫生室,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乡镇卫生院可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

此外,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加强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精准管理,合理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水平。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

农民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也是需要补上的短板。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鼓励城市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定期送文化下乡,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乡村干干净净迎全面小康

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这项工作已取得新进展,到2019年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84%以上的行政村。

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如何干?中央一号文件对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各地要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选择适宜的技术和改厕模式,先搞试点,证明切实可行后再推开。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激发农民主动性,动员大家积极参与,一起干干净净迎全面小康。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农民群众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

不仅要改善生活环境,还有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把绿色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农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依旧突出,资源约束趋紧的形势没有根本缓解。

为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总而言之,补短板这项工作点多面广、任务艰巨,而广大农村自然禀赋、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在政策执行上切勿走进简单化和“一刀切”的误区。

需要明确的是,今年补短板是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不是补现代化的短板。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梳理查找短板弱项,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清主次、把握节奏,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把基础性的工作一桩一桩打牢固。要细化实化工作责任和政策举措,加快补上农村民生领域短板,让亿万农民群众真正受益、长久受益,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