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战赴荆楚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弓 艳责任编辑:尚晓敏
2020-03-02 08:25

大年三十,71岁的退休干部邓传福接到了解放军总医院的命令,要求他立刻启程随同原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小汤山医院院长张雁灵前往刚刚封城的武汉,指导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

这一刻,邓传福长长舒了口气,连日来焦躁不安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出处。

接电话时,老伴李碧玉就在身边,她二话没说就开始帮邓传福收拾东西。同是医疗战线上的老兵,没有人比相知多年的老伴更懂自己。

湖北是邓传福的家乡。此刻,家乡人民正在受苦受难,他怎能不着急;2003年抗击非典时,他曾任小汤山医院筹备组成员和副院长,现在疫情蔓延让人日夜牵挂,他怎能不着急;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一直返聘在隶属于联勤保障部队的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联保部队机关连日来夜以继日地部署任务、调配物资、抽组人员,打开手机看到的每条新闻都和部队息息相关,他怎能不着急?

现在,组织上一声令下,是需要他出力的时候了。

大年初一,邓传福和张雁灵乘坐最早一班的高铁离京赴鄂。同一节车厢里,还有佑安医院的感染管理专家李素英教授。路上,儿子儿媳突然打来电话,看来是刚刚得知实情。电话里,他们表现得非常担心。“爸,封城了您不知道吗?武汉人出都出不来,您怎么还往里跑?您已经退休了,2003年抗击非典也为国家作过贡献了,您就是不去,也没人怪您啊。”电话这头,邓传福稍稍停顿了一下,跟孩子们说:“现在的疫情你们都知道了,火神山、雷神山就是要参考小汤山的经验。现在病人每天都在增加,每分每秒都耽误不得。我和张部长这是去救命、去救急的。不管多大年纪,我还是个医生吧,还是党员、是军人吧?人家钟南山都84岁了,我才71岁,你们担心什么?放心吧,孩子们,你们老爸都身经百战了,没问题的!”

挂了电话,只有坐在身边的张雁灵知道此刻的邓传福心情有多复杂。大多数亲戚朋友都在湖北,家乡孝感也是疫情重灾区,三个学医的侄子侄女都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最前线。作为叔叔的邓传福,这些天一直在给他们发信息加油打气。

一下火车,两个人立刻赶到工程指挥部,那里有上百号人在等着他们。从中午12点多到达会场,一直到深夜23点,他们才吃到了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

在这过去的10个小时里,张雁灵和邓传福拿着图纸一起回答了指挥部下设的10多个小组提出的上百个问题。

火神山医院究竟设置多少张床位合适?每个中心模块负责几个护理单元?ICU 床位是否合理?需要设多少个手术间?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应该放在清洁区,还是收治重症病人的“红区”?

一个个地问,就得一个个作答。答案要清晰准确,时间上已经不允许做论证了,必须把小汤山成熟的经验拿来就用,经实践证明不合时宜的要规避。

床位设置1000张;手术室投入太大,在这里用来解决病人的急症手术,一间就够了;必须有检验科,有自己的检验人员和大型生化仪器,保证能时时监控到病人的动态;除了药剂科要设在清洁区内,其他的辅助检查科室都得设在方便病人检查的位置……

解答完指挥部所有的问题,他们当晚又冒雨赶到了火神山建设工地。当两人站在被推平的山包上,灯光照得工地如白昼一般明亮。机器轰鸣,满地泥浆,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和建筑工人们在寒风冷雨中挥洒着汗水,却看不到他们脸上有任何的犹疑和懈怠。有几个建筑工人和退役老兵,听说这两个人是当年小汤山医院的院长和副院长时,都激动地跑过来和他们打招呼。

这是些多么可爱的人啊!这就是灾难降临时,被激发出来的中国精神和团结起来的中国力量!邓传福喉头一阵发紧,没法和他们握手,就双手抱拳逐个问好。望着这些憨厚淳朴的工地建设者们,张雁灵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的嗓子因为连续答疑,长时间没有喝一口水,已经沙哑到没法说话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受工程指挥部委托,他们两个工地来回跑。指导施工方严格按照传染病房“三区两廊一带”的要求,对科室功能进行划分,对施工质量、通风条件、办公区域和医护人员通道等细节建设,给出了具体实在的办法。

大年初二的工地大会上,为了帮助大家理解空气必须朝着一个方向流动的重要性,邓传福举了个例子。当年小汤山医院建成后,世界卫生组织来检查过两次。其中有一个挑剔的专家把点好的烟头放在负压病房的门缝处,看烟气往哪里跑,来确定空气的方向和流速。

“尤其重症病房和手术室,这个很重要啊,同志们。细节决定成败。大家看,我们现在使用的集装箱,基础条件比17年前的小汤山好太多了,但组合起来也存在一个工程质量的问题。咱们每个环节都必须本着良心去干,要对这里的每名医护人员和患者负责,要经得起世卫组织的检查,经得起时间和任务的考验。疫情还在继续,救治刻不容缓,真的拜托大家了!”

邓传福向大家鞠躬时,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可能是刚才蹲在地上比划得太久,也可能是这几天睡得太少。这些天,他脑子里总在想问题,闭上眼睛脑海里也全是图纸,不得不靠吃安眠药才能睡上三四个小时。

在武汉的每一天,张雁灵和邓传福都感觉时间不够用,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两个医院建起来,时间就是生命!

2020年是个艰难的开始,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火神山的时候,邓传福又想起了当年在小汤山医院,他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们的对话。

“两次来现地检查,你们认为中国政府建小汤山医院的决策是对的吗?”

迎着这位中国军人坚毅的眼神,世卫组织专家频频点头,肯定地说:“在这种特殊条件下,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建小汤山医院的决策是正确的。”

邓传福有理由相信,火神山一定会像小汤山一样再次创造属于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世界奇迹。从2月4日收治第一批病人至今,10天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已经收治了千余名患者。这期间,邓传福还是睡不好,他和张雁灵每天都在关注和交流着火神山医院的各种情况。邓传福的老部下、火神山医院院长张思兵也打过几次电话,向老领导请教,一起研究解决面对的新问题。前几天,看到张思兵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的采访后,邓传福激情澎湃地写下了一首诗:新冠突袭大武汉,人心惶恐万般难。使命如山战荆楚,降魔伏疫火神山。字里行间的胆气豪情,是军人的血脉传承一直在老兵血管里汩汩流淌。

那天夜晚,张雁灵和邓传福站在火神山上久久望着远方:“老邓啊,我们都是医疗卫勤战线上的老兵,身体不如年轻人了,精神上可不能输给他们。关键时候,咱们这些老兵不能掉链子,只要祖国需要、军队召唤,咱们必须第一个出列,响亮地答一声‘到’!”这话说完,两个老兵同时热泪盈眶,他们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一直燃烧在心中的激情和信念。

本文刊于2月24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专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