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抗疫群英谱|毛青:用专业知识战胜疫情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马嘉隆 王均波责任编辑:尚晓敏
2020-02-28 16:44

制图:梁逍悦
 

一线抗疫群英谱|毛青:用专业知识战胜疫情

 ■马嘉隆 王均波

在武汉的抗疫一线已经战斗了一个多月,在火神山医院综合科主任毛青看来,这一次,和他以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卫勤任务,其实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平凡的工作,不像电影里面演的那么轰轰烈烈。”

除夕夜,毛青随队飞赴武汉。登机时,他内心波澜不惊,仿佛不过在出一趟普通的差,就连妻子都没来机场送他。看着毛青从容淡定的身影,同行战友们的心情也舒缓了几分。

39年的军旅生涯里,毛青久经战阵,总说自己是一个“老运动员”。不论是当年的非典、埃博拉,还是如今的新冠肺炎,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在他看来,这很正常,医生、军人、党员,三重身份之下,“我不上,谁上?”

“你说冲的过程中有没有忐忑、有没有害怕?甚至再严重一点,有没有小恐慌?都有!只有机器人才一点都不怕呢!但是,用专业知识去克服这样的紧张情绪,这才是我们专业人员应该干的事。”

世上一切可怕之物,多源于未知。毛青认为,在烈性传染病的个人防护方面,国家有一套感控的标准,而且每一个单位都会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在细节方面进行适当加强。只要严谨地按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完全没有必要过度恐慌。

出于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自信,毛青总是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稳定军心”。抗击埃博拉时,他第一个进隔离病房。这次在武汉,他还是要求第一个进。看到比自己年龄大的病区主任,穿着和自己一样的防护装备从容应战,许多年轻队员心中的顾虑烟消云散。

正是因为专业,许多处置在他眼中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抗击埃博拉时,他面不改色地带头抬着伤员进病房,给身后踯躅不前的队员无穷力量。这次,当89岁的患者没有力气走下救护车时,他又不假思索地把老人家抱了下来。

有人问他:“离患者那么近,你不害怕吗?”他回答:“我穿好防护装备的,我有什么好怕的?”

还是因为专业,他始终在如履薄冰地帮战友们百毒不侵。“我们在抗击传染病方面有许多经验,但不是所有队员都有在传染科工作的实践。”病房里,医护人员在长时间的战斗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不仅是体力不支或是防护装备意外脱落,就算是习惯性地揉揉眼睛、摸了摸脸,都会加大感染风险。作为负责感控工作的专家,毛青责无旁贷。

火神山医院建设期间,他一个通道一扇门窗地检查,每天能走出两万步。火神山医院接收病人后,他又把所有的隔离病房走了一遍。“空置的病房和开始运行的病房是不一样的,置身其中和隔着玻璃看,也是不一样的。”毛青说,“如果不真正走一遍流程,发现不了问题。”

从病区改造设置、制定工作规范流程,到哪个地方该放一盒手套、哪扇门要加一把锁、脱防护服的地方要准备多大的喷壶,毛青都要亲自“拍板”。严谨细致的作风,让战友们放心地把后背交给他。

同时担任火神山医院医疗专家组、感控专家组副组长和综合科主任,有时还得去其他医院帮着“拍板”,毛青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加起来都得有十多个小时。不过,一颗冲在前面的心,让他不愿“躲在后面发号施令”,每天都要进“红区”查上一遍房。许多网友正是因为他独具特色的查房方式而记住了他。

 

“人是铁饭是钢啊,我明天再来看你,要睁开眼睛、要笑啊,你要回去遛你的小狗狗,听到没有?”

“好好地照顾她噢,你不照顾她,我就对你不客气!”

最近,这段网上流行的视频,主角正是毛青。看着89岁的老奶奶情绪低落、食欲不振,身体情况越来越差,情急之下他暴露了自己的重庆口音,“狠狠批评”了她,还“威胁”起特意从方舱医院转院过来帮助照顾婆婆的阿念。

看似严厉的训话中,透着家人般的关怀,冲散了病房中笼罩的阴霾,也让阿念情不自禁地笑了出来。

毛青所在的综合科收治的60名患者中,60岁以上的占了三分之二。看着一位位饱受病痛折磨的老人,毛青揪心不已。平日里,除了在国家指导方案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外,毛青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能把老人们照顾得更好一些。

许多老年患者突遭变故,身边又一直没有家人的陪伴,精神状态难免欠佳。为了让老年患者们振奋起来,毛青和医护人员们做了很多努力。安排护士耐心细致地给他们喂饭、帮他们翻身、陪他们聊天,每天查房时,用手机帮他们和家人视频,还会请同一病房的病友互相鼓励。

如果家人也被感染了新冠肺炎,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如果身体情况允许,他们会积极促成患者们在同一间病房中团聚,既是方便照顾,也为了让彼此更有动力去战胜病魔。

当89岁的婆婆在病房中看到自己的外孙女阿念时,激动的泪流满面。阿念每天细心地劝肠胃功能不好的外婆多吃点东西。而每次查房时,毛青也会用自己重庆味儿的普通话帮阿念“助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外婆的身体有所好转。

老年患者的听力普遍不是很好,毛青就俯下身子,在他们耳边把自己的关怀大声吼出来,一趟查房下来,嗓子经常沙哑了,他的右髋关节还有旧伤,复发时走起路来一上一下的。

听着毛青那低沉的重庆嗓音,看到他不复平稳的背影,无论是患者还是队员,心里面都会变得很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