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四个“感谢”,好消息来了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晋浩天 卢璐等责任编辑:杨晓霖
2020-02-15 14:12

【应收尽收 刻不容缓】

一连四个“感谢”,好消息来了

——一位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经历

短短十几天,稍纵即逝。但对于家住武汉市青山区的新冠肺炎患者吴优(化名)来说,过去的这十几天,他度日如年,曾经跌到了绝望的谷底,又在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重新看到了曙光。

35岁的吴优,是2月12日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4840例中的一位,也是光明日报记者多日来跟踪采访的一位病患案例。他的收治经历,也是不折不扣落实“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措施,真正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以来的缩影。

2月5日,光明日报记者与吴优取得联系,得知他父亲去世、母亲病重的消息。

2月6日,他的母亲收治入院。同时,自己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上报给社区后,吴优独自在家隔离。

2月9日上午起,武汉全力推进全市1100多个社区危重病人收治、疑似患者隔离、核酸检测“三清零”工作,将排查出的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全部集中收治、分类隔离,确保落实到位,做到应收尽收、应诊尽诊。在这样下沉式的大排查中,呼吸困难的吴优成了社区重点关注对象。

等待被安置的日子里,紧张、焦虑,吴优的情绪反反复复。但他说:“我不能倒下,我已经失去了爸爸,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妈妈还等着我。”

“妈,这几天我不能去医院陪您,但我们都要坚强!很快就会过去的!”无法看望母亲的吴优,在微信里这样安慰老人。

2月12日,他接到了这几天听到的最好消息,社区书记在电话中告诉他,要被收治了。

——下午1点,吴优收到通知出门,浑身乏力地坐在马路边,同其他社区的患者集合。

——下午2点,一行7人乘坐社区安排的车辆,集中被送往武汉市第一医院。

——下午3点,随行社区人员接到区里电话,要求加大未确诊患者和确诊患者之间的空间距离,降低病毒传播风险。行进中的车辆折返至街道办事处。

——下午4:18,吴优等一行人换乘不同车辆再次前往医院。等待中的这一个小时里,他连续发来了十几条微信。透过手机屏幕,记者感受到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对生命的渴望。

——下午4:41,吴优等一行人到达武汉市第一医院,15分钟后,他住进了医院12楼的病房。

——下午6:26,吴优收到了几天前的核酸检测结果,疑似转为确诊。

——晚上9:27,高烧38.9度、正在等待治疗的吴优,不时发来信息。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感激”与“抱歉”。吴优感激记者一直在持续关注着他的收治经历,而抱歉则是未能及时回复记者每一条关切的消息。

——晚上10:34,医院12楼恢复开水供应,吴优拍了一段视频。水龙头里流泻出的温暖,仿佛是生的希望。

2月13日,经过一夜治疗,吴优体温终于恢复了正常,一切向好。

2月14日下午1:17,吴优告诉记者:“刚刚护士和我说,我可以参加新药‘瑞德西韦’的试用测试!无论怎样,这对我来说,都是好消息!感谢大家!感谢医务人员!感谢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医生、护士及所有工作人员!感谢!”

一连四个“感谢”,隔着手机屏幕,记者深切感受到吴优的激动与感恩。而他的经历,也是武汉战“疫”行至此时的真实写照——严冬必将过去,春天就在眼前。

(光明日报武汉2月14日电 报道组成员:光明日报记者晋浩天、卢璐、章正、李盛明、张锐 光明网记者李政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