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170米的天文点哨卡位于喀喇昆仑高原腹地,风雪边关铭记着官兵无怨无悔的付出,喀喇昆仑见证着边防哨卡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关注今日《中国国防报》的报道——
从土坯房到多功能营房,天文点哨卡见证——
风雪边关的历史变迁
讲述人:孙继秋
2003年12月入伍,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政治教导员。
整理人:张军荣、中国国防报特约通讯员牛德龙
回想驻守天文点哨卡的生活,各种思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离别前,我提出再到哨卡荣誉室看看老一辈边防军人留下的珍贵物件,那些战风雪斗严寒的画面再次浮现在眼前。
海拔5170米的天文点哨卡位于喀喇昆仑高原腹地,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天文气象勘察者来到这里,在一座无名山头装置了测定天文气象的设备,并将此地称为——天文点。1959年5月,天文点边防连官兵带着三顶帐篷一口锅,经过数天的艰难跋涉来到这里建卡。
今年6月,团长带着我和部分官兵前往老营房,寻找建卡之初边防军人的足迹。车辆行驶到山脚下就到了车行道的尽头,我们只得在60多度的陡坡上攀爬,顺着羊肠小道斜插上去,这条小路是历代官兵巡逻时用双脚硬生生踩出来的。越过顶峰向下看,老一辈边防军人自己动手制土坯、垒起来的营房整齐排列。过去,他们就在门上挂着棉布帘、四处透风的土坯房里戍守边防。2009年以前,哨卡官兵一直住的是平房,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砖块垒的炉子占去大部分空间。每个炉子上都放着一个水桶,入冬前,他们从河里打水,装进袋子冻成冰块,需要时再把冰块化成水,用于日常所需。
我在老营房找到一只破了洞的“千层底”、两盏锈迹斑斑的马灯和一个用过的氧气袋。这就是过去官兵执勤巡逻时的所有装备。“千层底”已经失去原有的颜色,鞋尖处破损,轻轻一动零零散散掉落一些风化的布料。
2009年下半年,哨所多功能营房完工并投入使用,暖气烧起来室内温度达到25℃,每天有两吨的净化水供哨卡官兵使用,洗漱间、文化活动室一应俱全;2016年,富氧训练室建成,室内氧气含量达到平原的80%,晚上睡觉有“床头氧”,训练室里有“辅助氧”,生病有高浓度“医疗氧”,巡逻有随身携带的“便携氧”;2018年,军营超市落户雪山哨卡,戍边官兵足不出户就能随意挑选日用品……
长明电早已不是新鲜事,连接山下的可视会议系统完善后,哨卡建起通信基站,手机信号可以覆盖全营区。2010年,一名战士的奶奶病危,想见孙子最后一面,可当时大雪封山无法下山,成为战士的终身遗憾。现在不一样了,官兵只要拿出手机就能和亲人视频诉说相思。
风雪边关铭记着官兵无怨无悔的付出,喀喇昆仑见证着边防哨卡翻天覆地的变化。遥望哨卡对面的山坡,官兵用石头摆成的巨幅祖国地图格外醒目,时刻提醒着自己要把祖国的领土守好、把国门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