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的过去与未来:在火药的故乡对话“中国诺贝尔”

来源:新华社作者:朱筱、胡喆、喻菲责任编辑:乔梦
2018-11-15 10:30

“科学家要有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

记者:40年来,我国的科技发展带来了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您觉得科技创新如何引领社会各方面发展?

王泽山:改革开放40年间,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各方面创新,给我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生活富了,素质高了,也更加团结了。我国许多科学技术走在世界的前沿,在关键性领域也有创新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从国防科研领域看,我国更加重视质量强国,国防实力不断增强,在无人机、量子通讯、高超音速飞机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大家可以明显感到世界格局在逐步发生变化,我国作为大国的担当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沿线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记者:您认为在改革开放40年中,科学家的奋斗状态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王泽山:过去的科研环境和条件比较艰苦,科研工作者有诸多顾虑,放不开手脚。改革开放之后,大家才真正感到春天的到来,国家对科技创新越发重视,科研体制和管理在不断健全完善,科研工作者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一些科学研究。

科研方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当前科学研究的趋势是多学科交叉融合,有些大型科研工程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因此科学家们也要学会包容合作,打造和谐共融的团队氛围,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

记者:您认为新时代呼唤怎样的科学家精神?

王泽山:作为一名科学家,要有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要有立志成为世界科技领跑者的决心,并将这种理想信念落地生根;同时还要具备为人类发展做贡献、为国为民搞科技创新的精神,并付诸实践。

科学家要有责任使命感,要往科学上使劲,思想不能漂移,也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成为“社会活动家”。当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勤奋刻苦等能力素养不可或缺。无论何时,科学家们都要有担当、讲诚信,承担下来的课题就要保质保量完成。

“坚持做引领性、颠覆性、原创性、基础性的研究”

记者:下一步,您认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应如何发展?

王泽山:首先,国家要弘扬科学精神,科研工作者要树立信念和决心,长期奔着国际上还没有解决、但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上去。面对愈发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我们还是要在关键领域上坚持做一些具有引领性、颠覆性、原创性、基础性的研究,用自己的实力说话。

从方法论上讲,科研工作者要真正按照科学家应具备的素养要求自己,从问题的本原出发,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思维体系,明白追求真理是为了推动科学进展,不要想别的。

记者:在您研究的领域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突破?

王泽山:现在我们虽在一些火炸药领域有所领先,但整体实力不如发达国家,尤其在储备能力、反应速度、军民融合等方面差距较大。我国火炸药研究的深度还不够,要努力扩大优势,缩小差距。我做国防科研,总感觉心里还不过瘾、不踏实。面对发达国家的一些挑衅和制约,我们回击的能力还不够,因此还是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国防力量,要搞出几个“杀手锏”,让对手真正信服。

记者:你认为制约中国创新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破解?

王泽山:首先,基础学科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必须不断加强,这是科技发展的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松懈;其次,科研主管单位要努力创造一个公平良好的科研氛围,别让搞关系的人胜过搞学术的人。科技工作者们要坚定信念、排除万难、扎扎实实做科研,不能东张西望;此外,国家一些好的科研政策要尽快落地,如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等,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研究的领域中去。

(新华社南京11月15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