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至2017年凌汛期,杭锦旗重点水生态治理项目引入5000多万立方米的黄河凌水滋润了库布其沙漠,一次性治理沙漠36平方公里。本报记者 郭红松摄/光明图片
参加“大中亚荒漠化综合治理”国际培训班的国际友人在库布其沙漠现场观摩防沙治沙成功案例。资料照片
3.这条绿色之路,更是科技之路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银肯塔拉生态景区是位于库布其沙漠里的一个4A级景区,来到这里,最醒目的是沙丘上一片白色方格袋状的沙障,远望白色沙障,如同给沙丘披上网状的外衣,流沙因沙障而被锁固,方格中还可种树。达拉特旗绿化办主任、林业局副局长吴向东介绍说:“这种沙障,是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沙袋沙障,这是一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沙障技术。同草方格、沙柳等传统沙障相比较,其铺设效率提高3~5倍、材料搬运量大幅减少,障体材料在10年左右可完全生物降解,杜绝了化学残留和二次污染。”
发明这项技术的是北京利沃德科技有限公司的虞毅博士。他出生于内蒙古,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系,毕业后在内蒙古从事沙漠治理工作12年,之后又前往日本鸟取大学继续深造,从硕士到博士,学习研究的依然是沙漠治理。“我从参加工作以来都是在和沙子打交道。如今,赶上党和政府在治理沙漠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能将发明成果服务于社会,是我最大的满足。”他介绍说,这项技术,首先考虑其持久性和环保效果,而不是眼前的经济利益。该项技术成果,因其治沙的环保理念,2008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2004年以前,我们一直在做聚乳酸沙袋沙障的风洞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成功后,又先后在内蒙古、甘肃等8个地方做了10年的现场铺设实验,2017年才正式开始商业推广应用,这一年来已经在库布其沙漠等我国北方地区铺设了近万亩。”他说。
2017年,虞毅博士的这项技术被国家林业局选中,作为一项中国创造而又非常适合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实用治沙技术,在第十三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大会上展示推介,其一大优势是生物基来源的材料和实施的过程都是环保的。
“在治沙的过程中,我们也蛮干过,也走过弯路。”王文彪不无遗憾地提起多年前,曾花2700多万元从美国引进沙漠树种,结果发现长出的每棵树都是一个“抽水机”,根本不适合在库布其沙漠生长。
为实现科学高效治沙,亿利集团专门设立了种质资源库。在亿利资源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工程师苏建英。为收集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植物种子,50多岁的她经常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深入沙漠,寻找最有生命力的植物,回到实验室,还要经过一次次的培育实验。种质资源库积累了30多年治沙的成果,保存了1000多种珍贵的植物种子,通过科学搭配,这些沙生植物不仅能在库布其沙漠种植,而且在西藏、新疆,以及中东、北非等国内外多种环境的沙漠中均可成活生长。
“十八大以来的5年多时间里,亿利在库布其治沙超过2000平方公里。亿利治沙30年取得了343项治沙科技创新成果,其中有290多项都是这几年取得的,蓬勃发展的亿利库布其重大生态产业项目,也都是这段时间上马的。”王文彪深有感触地说。
《光明日报》(2018年08月12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