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勇于创新,先后取得10余项国家和军队高层次科研成果,全部实现与战场对接。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文章——
创新,是咱打胜仗的底气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李晓明
授课背景
近年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勇于创新,先后取得10余项国家和军队高层次科研成果,全部实现与战场对接。
作为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在改革阵痛期为何没有停下前进步伐,反而在科研创新的征途上加速领跑?结合“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科室主任李晓明把教育课堂搬到白求恩纪念馆,通过讲故事话传承,诠释这所医院80多年坚持创新发展的历程,激发大家争当新时代“白求恩传人”的热情。
课堂回放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卢沟桥药驮子”的由来:1939年春耕时节,白求恩看到,农民用毛驴向耕地送粪的粪驮子又好装又好卸,就利用粪驮子的原理做成一副箱子,放在驴背上搬运药品和医疗器械,更好地适应了游击战的需要,很快便大量投入使用。为纪念“卢沟桥事变”,这副箱子被命名为“卢沟桥药驮子”。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我军野战卫勤箱组。
可以说,这个药驮子是咱们医院的“传家宝”, 是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创新精神的真实写照,是融入我军医务工作者血脉的红色基因。
岁月变迁,人员更迭,根植于一代代“白求恩传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从没改变。
大家知道,上世纪80年代我院的放射诊断科还是一个技术单一、人才匮乏的“辅助科室”。90年代初期,原主任崔进国大胆开创新技术新业务,坚持用制度规范科室管理,注重人才培养,重点开展介入技术,突破了布加氏综合征、肝硬化门脉高压等临床上的治疗难题,让科室成为集影像诊断、介入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影像科室。2008年,科室成为全军介入诊疗中心。
我至今难忘10年前一位患者的罕见病情:鼻子上的瘤子已近拳头大小,脑子、牙齿、眼睛、颈内动脉都被“侵犯”。如果切除肿瘤,术中任何一点闪失,病人都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如果不切,病人生存期超不过3个月。
病人家属告诉我,为了看病,他们走遍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大医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说心里话,我当时有些犹豫,既怕手术失败砸了招牌,也怕引发纠纷毁了名声。但又一想,没有“针尖上跳舞”的勇气,就不可能有技术上的突破。最终,手术成功完成,病人得救了。
就这样,几代医务人员用智慧、汗水和勇气为我们科室趟出了一条新路。2012年,我们创新的头颈部外科创伤治疗新模式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国际维和、抗震救灾以及重大车祸、爆炸事故伤员救治等多样化军事任务中,这项成果被多次成功应用。
想干才能干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白求恩在中国战斗了513天,克服了物资匮乏、条件简陋等困难,研制出“万能肋骨剪”等独特的战地医疗器械,首创了《游击战中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等6项成果,为八路军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也启示我们,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发明创造是创新,总结经验也是创新,解决问题同样是创新。只要有热爱、肯投入,创新人人可为。
战场需要,就是科研攻关的方向。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很大的勇气。骨二科主任步建立面临过这样一个选择——
某干休所一名退休老干部患“同侧多发腰椎神经纤维瘤”,命悬一线。病例讨论会上,有人表示担心,肿瘤位置靠近腹部,开刀要避开腰动脉,万一触及,很可能大出血危及生命。而且,3个肿瘤都长在神经根上,剥离时差之毫厘,病人就会瘫痪。
是做,还是推?步主任陷入两难。
步主任在国际维和部队现场巡诊时了解到,医务工作者在处理贯通伤、爆震伤时由于临床经验不足,特别是剥离侵入神经的弹片、异物时操作不当,在救治中留下不少遗憾。老干部的病例,为大家应对此类伤情提供了一个鲜活案例。
他认为,军队医务工作者急需提升应对复杂战伤的技术!这虽然不是一项全新课题,但是一次重要考验。接过这块“烫手山芋”,他深情地说,技术过不了关,怎敢让战友把生命交给你?
经过6个多小时的艰难手术,患者得救了。走出手术室,步主任激动地说:“这例手术挽救了老干部的生命,同时也为我们复杂战伤救治提供了宝贵经验。”来不及脱下手术衣,他又一头钻进办公室,整理手术相关数据。
情怀如初,砥砺前行。一代代“白求恩传人”把白求恩的创新精神深植血脉,紧贴战场需求进行科研立项,结合重大任务提高创新能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喜人成果。站在改革强军的历史潮头,面对国防和军队调整改革的考验,面对军队医疗卫生系统的转型重塑,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传承并发扬好白求恩精神,把勇于创新作为咱们打胜仗的底气,努力成为强军路上一名合格的联勤保障战士。
(刘会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