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黔大毕”革命根据地,队伍“扩红”五千人 ——

乌蒙大回旋, 红军这样创造奇迹

来源:新华日报作者:徐冠英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8-06-12 11:44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  记者 万程鹏摄

长征经典画作 油画《长征诗画》 作者 沈尧伊

乌蒙山,云贵高原上的主要山脉之一,北起云贵边界,南至云南昆明境内。记者由贵州毕节市区出发,行车两个多小时,进入乌蒙山深处的赫章县哲庄乡。

刚走到“哲庄坝红军战斗遗址纪念碑”跟前,雨淅淅沥沥下起来,满山林木愈发青翠,山间别样的静谧美好。“红二、六军团进入乌蒙山时,正是阴雨季节,寒风瑟瑟,山路泥泞,人烟少补给难,敌人追得紧。”给记者当向导的赫章县史志办工作人员罗义,轻轻一句话便打破记者眼中的安宁。

千里回旋,寻机作战破重围

1936年2月,山还是这座山,雨却不是如今这般平和柔顺的雨——伴着硝烟,阴冷可怖。2月27日,由于根据地保卫战失利,红二、六军团被迫撤离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红都”毕节,踏进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的乌蒙山区。3月2日,军委分会召开 “野马川会议”,决定利用乌蒙山的有利地形同敌人周旋,择机到安顺建立新的根据地。

3月8日,行进到奎香地区的红军,在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指挥下,突然折回赫章以则河一带,伏击追赶而来的国民党樊嵩甫纵队。激战从拂晓持续到傍晚,红军重创樊嵩甫纵队,赢得转移和休整的时间。

以则河一战告捷后,红军在山中向东南绕行,计划从镇雄突出敌人包围。从俘虏口中得知万耀煌部要经过哲庄坝开往镇雄后,贺龙决定在哲庄坝一带设伏。3月12日,万耀煌部进入伏击圈,遭到红军猛烈打击。“我们所在的地方叫桃园大垭口,就是当年红军设伏的地方。敌人队伍很快被红军截断,首尾不能相顾。红军歼敌1000多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万耀煌化装成马夫逃跑,狼狈不堪。” 罗义指着脚下的土地,诉说着乌蒙山千里回旋战中歼敌最多的一次战斗——哲庄坝之战的概况。石碑上也刻下红军的损失——歼敌2个团,红十八团政委余秋里受伤,十一连指导员田华堂等英勇牺牲……

红军虽在哲庄坝获胜,但国民党10多个师从四面逼近,将红军围困在纵横30里的狭小区域,红二、六军团进入长征以来最险恶的处境。生死存亡之际,红军果断采取“敌进我进”战略,从樊嵩甫纵队和郭汝栋纵队之间的结合部,向西北突进,跳出重围后又挥戈南下,在云南宣威以北的来宾铺地区击退滇军两个旅的阻击。28日,红军进占贵州西南的盘县县城。至此,乌蒙山回旋战胜利结束。

近一个月,千里回旋,红二、六军团像甩包袱一样将围追堵截的国民党数路纵队甩在身后,打破了国民党将红军消灭于乌蒙山区的妄想,为革命保存了一支有生力量。后来,毛泽东说:“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昏了头,硬是转出来了嘛……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 他挥笔写就的诗句“乌蒙磅礴走泥丸”,就是送给这个奇迹最好的褒奖吧!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