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0年来,废墟上耸立起民族精神大厦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宫玉聪 杜怡琼 孙绍建 陈德凯责任编辑:张硕
2018-05-09 00:01

灾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

漫步在当年特大地震的震中——汶川映秀镇,川西民居、藏寨风情、羌式建筑交错相融,民族风情的房屋、现代风格的场馆、宽敞平整的街道顺势铺展开来,行人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 。

“灾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今天,这些曾经被伤痛与泪水淹没的地方,已经被希望点亮。放眼望去,目力所及,一定能看到随风飘动的五星红旗。在这里,五星红旗不仅仅是祖国的标志和象征,更是一种对党、对祖国、对全国人民的感恩。

2012年2月24日,四川省灾后重建宣告完成。540余万户、1200余万城乡居民住房修复或重建;20万失地农民异地安置,170余万受灾群众实现就业。

这样的风景不只在汶川可见。

“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地域风貌”——迄今为止人类在高原高寒地区实施最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工程完成后,充满浓郁藏族特色的新玉树重新矗立在三江源头;

“3年基本完成、5年整体跨越、7年同步小康”——5年砥砺奋进,芦山地震灾区走出一条科学重建、跨越发展的新路……这一次次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背后是自力更生和八方支援的雄浑交响。

穿行在今日四川,新地名让人目不暇接:八一中学、爱军路、永昌镇、江苏小区、天津小区、京安小区……每个名字背后,都铭刻着一段感人的故事。及时有力、立体高效的对口支援,彰显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能力,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勤劳智慧的灾区人民,把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援助转化为自强自立、重建家园的豪情。“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建家园”……地震过后,灾区人民以不屈意志和顽强精神,书写着民族精神的新高度。

“房屋震垮了,但精神不能垮。只要人在精神在,就能建起更美丽更富庶的新家园。”青川县民兵赵坤的身上有着多个头衔:党员、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在赵坤的带领下,乡里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成为县里的党员示范项目。该村村支书张景文介绍说。在四川,有很多像赵坤一样的民兵在重建家园、脱贫致富路上争当排头兵,也正是凭着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灾区人民迅速从废墟上站起来,擦干眼泪投入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中。

“这个恩情我们一定要还上”

都江堰八一聚源高级中学,一座在震后废墟上重建的校园。玉树地震后,为了让玉树民族中学学生在最好的环境中医治伤痛,刚迁入新校园不到一年的他们整体搬出,在远离市镇的一所职业中学校址暂时安家。直到2012年底玉树学生离开,他们才回到校园。

该校副校长李拥政告诉记者,作为原成都军区对口援建项目,出于对人民军队的敬仰,这几年,这所学校已向部队输送了80多名军官和50多名士官。在这片土地上,参军入伍有着特殊的意义。据有关部门统计,在2008年征兵集中报名第一天,四川省就有5万多名灾区青年报名参军,他们说:地震发生后,是解放军把我们从废墟中救了出来,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这个恩情我们一定要还上。苏宇豪就是其中的一位,幸运的是,他参军后来到了在抗震救灾中屡建奇功的“铁军”,他在入伍第二年就因为在训练中表现出色荣立三等功。如今,他退伍返乡后成为人武部一名职工。他说:“不管走到哪里,抗震救灾精神一直激励我前行。”

回报社会,回报祖国,成为灾区人民发自内心、付诸行动的责任担当,始终同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发展振兴进程相随相伴。

青海玉树地震,甘孜州的49名医护人员成为首批抵达震中的省外医疗救援力量。甘肃舟曲泥石流,武警四川省总队救援队是第一支抵达舟曲的部队。10年前汶川有难,八方来援。此后,在玉树地震、芦山地震、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现场都能看到汶川民兵救援队的身影。

1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对大多数震区群众而言,万众一心、帮扶他人已经变成一种自觉。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感恩奋进新时代。这种精神也将融汇到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中,激励我们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