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记:十年涅槃重生 羌山开满幸福花

来源:中国文明网作者:周洁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8-05-04 15:37

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记:十年涅槃重生 羌山开满幸福花

2018年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的日子。10年前,一场8.0级的地震让我国10万多平方公里的大地遭受重创;如今,经过一场场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特殊“战斗”,灾区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多难兴邦,这场灾难给我们带来创伤,也淬炼出我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

这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汶川等地取得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巨大胜利,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一个个经济重振、社会重整、文化重生的新家园欣欣向荣。

回忆是永恒的力量,10年,我们依然铭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场震撼中外的大地震让一座城市深深铭刻在人们的心中。这个城市的名字叫:汶川。

转眼间,10年过去了。“又见汶川白云蓝天,大地不再忧伤,山河流淌春光;又见汶川白云蓝天,放飞美丽的梦想,走进新家园……”四川汶川文艺青年木西携手汶川一小音乐老师谭海燕创作了歌曲《汶川十年》。他们通过歌声告诉世界,震后十年,勤劳勇敢的汶川儿女从悲壮走向豪迈,经历了涅槃重生。汶川重新站起来了,羌山更美了,曾经的废墟上已然开满了幸福的羊角花。

桃红柳绿新羌城。

十年重建

汶川提速发展成效显著

春日的岷江河畔,柳绿花红,生机勃勃。藏羌风情浓郁的建筑、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来到映秀镇,若不是那些地震遗址和纪念馆,很难把它跟8.0级的特大地震联系起来。

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地带,当年的映秀镇受灾惨重。经过科学论证,映秀镇在广东省东莞市对口援建下,原址重建。经过十年的建设,曾经满目疮痍的大地已经焕然一新。

如今的映秀镇,放眼望去,房屋林立,风格主要以羌式、藏式和川西民居为主,既体现民族特色,又不失多样性。在镇上的主干道边,陈列着新建建筑所使用的几种建筑结构技术标本,新建建筑均要求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其中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可抗9级地震。

映秀镇渔子溪村村民连华玉说:“只是10年的时间,我们的住房、交通、医疗这些条件都改善了。可以说灾后重建让我们提速发展了30年以上。”

映秀镇的灾后重建仅仅是汶川县灾后重建的一个缩影。在地震后,汶川全县17953户农房重建、4487户城镇居民住房重建。为保障民生,一批医院、学校、体育馆等基础设施接连拔地而起,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相继落成。用当地人的话说,“现在的汶川,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