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精神礼赞

来源:新华社作者:吴晶、姜潇、荣启涵 等责任编辑:张硕
2018-06-30 15:39

永不褪色的精神礼赞

——献给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

我们追问历史:

是谁点燃革命的星火,高擎信仰的旗帜,感召民族的奋起?

我们探问未来:

新时代,新征程,该怎样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浩然天地间,习近平总书记的号令震撼时空:

“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风雨兼程,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开辟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复兴之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柱中流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时代英雄,依然在中华大地书写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在人民心中铸就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为什么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令人仰望、催人奋进?因为坚如磐石的信仰,点燃了他们的精神,如熊熊烈火生生不息

“塌方在什么位置?有没有人受伤?有没有车受阻?”手机那边的应答还没结束,屋里的人已经跨出办公室。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的党支部书记达娃一米七八,大步流星。如果不注意他肿胀的关节,谁也瞧不出他长年在玉麦患上了严重的风湿。

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曲折陡峭的土路向下,标注边境线的玉麦就在山谷中间。这里一年200多天笼罩在雨雪之中。路,就是9户31名藏族村民和300多头牦牛的生命线。

从7年前到任的第一天开始,达娃的人生就和玉麦的路绑在一起。大雪封山,县里派人把达娃送到日拉雪山山顶,他就徒步向山下的玉麦乡行进。

“雪足有四五十厘米深,稍有不慎就再也出不去。”30岁的达娃心里沉甸甸的,他对自己重重地说,“一定要修一条水泥路。”

一年又一年,玉麦的路越修越长,边境小康示范乡建设如火如荼。达娃常对乡亲们说,以前你们只在新闻里听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这条“路”也通到咱家门口了!

极端天气,玉麦的路断了又修,修了又断。达娃的家里放着对讲机和手电,有情况随时就出发。

“路在人就在,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的坐标。”达娃说:“过去是路在脚下,现在是路在心里。”

坚定不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用双脚走出的信仰之路!

18年前的陕西省黄陵县索洛湾村,出了一件稀罕事。有个名叫柯小海的村民带着在外创业攒下的积蓄,回乡入了党,又参选村党支部书记。

“我小日子滋润了,看着乡亲们还在受苦,心里难受。”当选后,柯小海直接把自己的企业捐给了村集体。

建大棚、养鱼塘,发动村民入股,建设索洛湾古镇、发展乡村旅游……如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00万元,村民人均年分红1.7万元,人均收入比十年前翻了10倍。

“共产党不就是为人民服务?!”柯小海憨厚一笑,“看到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每天都是笑着睡着的。”

始终有人不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可以为着主义,抛家舍业、慷慨捐躯?

“因为信仰和信仰铸就的精神。信仰,是你相信你从来没有看见过的,而信仰的回报是看见你所相信的。”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匡胜说,我们的前辈没有看见过共产主义,但他们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今天不断崛起的中国,就是这个信仰的回报。

2018年5月3日,92岁的郑德荣走了。这一日,距离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只有两天。

郑德荣原本是要带着论文赴京参加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然而,肆虐的癌细胞带来的剧痛,只能靠强效麻醉贴缓解片刻。

病床上,他坚持让学生把自己反复修改的论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主要成果和宝贵经验》念给他听。然后,拔掉氧气管,艰难地迸出几个字:“要分段……”

“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在旧中国成长起来的郑德荣,从第一次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认定了这个真理。

为了研究并写作《毛泽东思想概论》,他抄写的研究资料不计其数。面对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诉求,他年近九旬还扎进图书馆,反复考证研究。

5月1日,就在郑德荣临终前两天,他还在听取学生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

弥留之际,他对前来看望的学生艰难地动了动嘴唇,说出生命中最后一句话:“不忘初心”。

至死不渝,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诠释的信仰,用信仰传承的精神!

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仰,他们可以在血雨腥风中点燃革命的火种,在敌人的绞刑架前笑对死亡。

正是有了这样一种精神,他们可以前赴后继、舍己为公,在祖国的广袤大地,播撒信仰的力量。

2012年11月,26岁的邢镭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到北京开会,期间趁着休会和在京工作的女友登记结婚。

“咱俩什么都没有,婚纱照没有,结婚合影没有,连结婚戒指也没有。”女友说着说着,突然掏出一对十几块钱的卡通戒指,默默套在彼此的手指上。

“嫁给一个村官,你的生活注定很平淡,但也肯定不平凡,因为我们是带着理想去做事情。”邢镭对妻子说。

2017年,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三湾乡成功脱贫摘帽。年轻的乡党委书记邢镭带领乡亲们,在这块中国革命圣地打赢了一场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战。

他说:“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比一个人或是几个人的幸福,更值得。”

这些共产党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大道理,却有行胜于言的大追求;没有坐享其成的功劳心,却把为国为民的使命扛在肩。

有人难免疑惑:时代变迁,那精神的火炬能否恒久照耀前行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给出了答案。

“当代新愚公”李保国,每年在山里“务农”超过200天,把农业富民的论文写在大地上;

“樵夫”廖俊波一生为民披荆斩棘,用48年人生写就当代“焦裕禄精神”;

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惜时不惜命,用生命最后的7年带领团队创造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复旦大学植物学家钟扬16年如一日地跋涉在青藏高原,换来4000万颗种子的国家宝藏……

大海的辽阔,是因为每一涓滴的汇聚;高山的巍峨,是因为每一块坚石的挺立。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用信仰举起精神的火炬,用实干在人民心中树起永恒的丰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