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多宽 路有多长

来源:中国青年作者:张杰、姚洪华、高传开、文新杰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12-25 17:32

《中国青年》:说到底,红瑶女童“女不读书”,根本原因还在于贫困。但这样的习俗一旦形成了,也不是轻易就会改变的。

何方礼:确实,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红瑶女童班经常发生学生辍学现象。比如,1999年的时候,新学期开学一个星期了,可女童班仍有15个位置空着。我便一村一寨地走,挨家挨户地劝。红瑶老乡好酒守信,我就打酒买肉与他们一起喝“同肝酒”、定“酒约”,动员老乡把女儿送到学校。有一次,在去寨子的路上,遇到了当地罕见的大雪,10多里山路,我走了近5个小时。当我满身泥水站在老乡家门口,他们被感动了:一个外乡人为了咱瑶家妹子读书这样劳神费心,我们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送孩子去上学!短短几天,15个空座位又坐满了。

红瑶有早婚的传统,有的十二三岁定婚十六七岁出嫁。2003年6月,在县民族中学读初中的17名红瑶女童中有11人集体逃学,准备回家“坐妹”(也就是找对象)。我听说后,心里着急啊,立即和乡、村干部一起赶往这些学生家里,苦口婆心地给她们讲国家婚育政策,讲早婚早育的危害,讲读书学习的好处。对已经接了庚书定婚的,我把双方家人找到一起,动员他们至少先让红瑶女童完成学业,终于使这11名红瑶女童全部重返校园。

有时,我在想,几元钱的助学款分量很轻,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但关键时刻也许就能将一个黯然跨出校门的脚步重新拉回课堂,或许就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觉得这是一件伟大的事业,我必须要去做。

《中国青年》:伟大的事业,注定会有非同寻常的付出,甚至要承受挫折、失败以及不被人理解的委屈。

何方礼:1996年,红瑶女童班因经费不足一度停办。为争取办班经费,我走企业跑厂矿到处拉赞助。开口求人难啦,尽管每一次我总是耐心的解释,资助红瑶女童是为了改变大瑶山区的落后面貌,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但很多人还是对我的做法不理解。有的表示爱莫能助,有的干脆避而不见,有的甚至挖苦我,说什么做好事,还不是为出名,没钱就别充大头!钱没有要到多少,委屈倒受了不少。但是,想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求学的眼神,我又一次次劝慰自己:只要能帮助她们上学,个人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为了让大山外的人们对红瑶女童的困境有直观的了解,从而争取到更广泛的支持。我背着照相机深入瑶寨,半个月后,由140多幅照片组成的“红瑶女童的心声”大型图片展,相继在融水、柳州、南宁等地的机关学校、军营警营、街道社区流动展出。女童班学生代妹花曾写过一篇《我要读书》的作文,深深感动过我,我便以此为素材编成小话剧,我饰演“父亲”,女童班学生兰仙英扮演“女儿”。由于我们都有切身体会,表演真挚感人,台上情真意切,台下泪水涟涟。30多场巡回演出,每场演出都掀起一次情感的浪潮,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就这样,用精神感化,用行动牵引,我们先后争取到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价值300多万元,第二、三、四、五、六届红瑶女童班顺利开班,帮助270多名红瑶女童走进了校园。每当听到山寨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我的心里真是痛快、欣慰……

《中国青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思考过扶贫助学的根本是什么?

何方礼:浇树要浇根,助学要治贫。在与红瑶老乡们深入接触的过程中,我慢慢悟出一个道理:贫困和失学是一对连体儿,因为贫困不能接受应有的教育,因为没有文化又缺乏摆脱贫困的能力,只有帮助大瑶山区发展经济,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红瑶女童长期接受教育。话虽如此,但要转变瑶族同胞祖祖辈辈形成的观念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送去良种玉米,有的人炒来下酒;我们送去杂交水稻稻种,有的人当作口粮吃掉;我们冒雨种植楠竹,有的人笑我们“发神经”。这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培养示范户,让瑶胞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经请教广西农科院专家,我得知大瑶山很适合养殖山羊和种植八角,就动员第一届红瑶女童班毕业的兰仙英带头搞种养。我从工资中拿出800多元钱,买了两只良种大黄羊和一些科技种养书籍送到兰仙英家,还送去了1000多株八角和1000多株板栗树苗,到柳州市请来技术人员上门指导。仅3年多时间,兰仙英家的大黄羊就繁殖到20多只,经济作物也年年丰收。附近几个村寨在兰仙英的带领下,家家户户都养起了山羊,种上了八角、百合等经济作物。在我们扶贫工作组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几个村寨年人均收入由不到300元上升到1200多元。经济条件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大瑶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每个村都办起了小学,家家户户都主动送女童上学,红瑶女童的入学率也由当初不到10%上升到85%,红瑶“女不读书”的观念从此成了历史。

“要有一时一地做一件好事的热情,更要有一生一世做好一件事情的恒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