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火硝烟中磨砺意志(资料图)
千锤百炼提升军事本领
2016年8月,中国武警部队首次举办国际性比武——第一届“锋刃”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某训练基地举行。
“竞赛课目设置科学,紧贴实战,显示了中国狙击技战术的高超水平,我们要把这些课目带回国让更多人学习!”竞赛结束后,来自白俄罗斯、柬埔寨、智利等15个国家的42名狙击精英对竞赛的组织交口称赞。
设置此次竞赛课目的主力是“猎鹰突击队”6名队员。谁能想到几年前,他们在国外参加大赛时,曾因武器装备和技战术水平落后,被国外参赛队员嘲笑。短短几年时间,猎鹰官兵不断超越,成功完成蜕变。
成功蜕变的背后,是一次次挑战极限,更是一次次探索创新。
习主席签署命名命令后不久,“猎鹰突击队”30余名队员即奔赴某高寒地区进行反恐演练,共破解高原复杂条件下空中投送、情报侦察、信息通联、火力突击等方面难题10余个。
习主席授旗后不到一个月,“猎鹰突击队”即奔赴东南某沿海地区,开展海上反恐技能训练。经过近一个月的海水“洗礼”,队员们个个练成“水中蛟龙”。
上天入海、快速机动,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每年数十次演训,让猎鹰突击队队员的十八般武艺不断升级换代。
近年来,“猎鹰突击队”代表中国武警在约旦“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匈牙利国际军警狙击手大赛等国际性比武中斩获7个冠军、5个亚军。
生死考验砥砺战斗作风
“上级命令我们端掉一处涉黑窝点……”接到命令,“猎鹰突击队”大队长米彦广简短动员后,便带领3名队员直奔目标区域。经过周密侦察,确认歹徒藏身于一处平房内。
“突入!”一声令下,米彦广冲在最前面。1名歹徒死死抵住大门,其他3人想从后窗逃走。情急之下,米彦广一拳打碎门上玻璃,破门而入。电光石火间,战斗小组抓获所有歹徒。
过后,米彦广才感觉到右手湿润,原来在搏斗中手腕被歹徒用利器割开,正淌着鲜血。他看着受伤的手腕处有白色的刺状物,以为是扎进的木刺,用手一拔,竟是被割断后裸露出来的肌腱。
“‘猎鹰突击队’作为国家级反恐维稳的尖刀部队和拳头力量,要想在高风险、高舆论压力下完成任务,必须具备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谈及此段经历,米彦广平静地说。
“只有平时练得狠,战时才能冲得上!危难险重任务从来都是培育过硬战斗作风的最佳平台!”刚刚带领队员参加完第三季度“魔鬼周”训练的“猎鹰突击队”副大队长李海君告诉记者,他们每季度开展1次“魔鬼周”极限训练,让官兵在“炼狱”般环境中锤炼善打恶仗的战斗作风。
无论是扬威国际赛场,还是奋战在反恐一线,“猎鹰突击队”始终做到见困难敢上、见重担敢挑、见硬仗敢打,用过硬的战斗作风续写着光荣的战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