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要勇于承担把守“网络国门”国家担当

来源:环球网作者:安卫平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7-11-24 08:19

原题:从守卫“网络营门”走向守卫“网络国门”

原载:《国防参考》2017年第3期

网络空间诞生于军事领域,如首台计算机、阿帕网和GPS导航系统等都源于军方,时至今日,网络空间安全已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军队又再次成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主角,无论是面对常态化的网络渗透,还是大规模的网络攻击,都迫切需要军队从守卫“网络营门”走向守卫“网络国门”,突破传统的军队使命任务,突破传统的应战备战模式,以全新的网络国防思维,铸造网络时代国之坚盾。

从“网络营门”到“网络国门”,新时代带来军队使命新趋势

网络空间不仅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维护,直接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和社会发展,也成为现代战场联合作战的血脉和纽带。中国军队不能局限于维护军营内部网络安全,更要主动适应时代趋势,勇于承担把守“网络国门”的国家担当。网络强军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从“网络营门”走向“网络国门”是信息时代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

守卫“网络国门”是网络空间安全形势所迫。中国作为第一网络大国,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战略对手从未停止对我网络作战准备。美、英、法等国积极备战网络空间,通过网络空间安全立法赋予军队职能,发展网络战部队,研发网络战武器装备,将战争推进到了人类的“第五空间”,特别是在中国日益强大崛起的历史进程中,西方国家在冷战思维和遏制颠覆战略的主导下,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实施不间断的骚扰、颠覆和网络攻击行动,严重影响我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中国逐渐成为网络安全威胁的重灾区、病毒攻击的试验场、意识渗透的目的地,国家安全面临着巨大风险。

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与各方利益冲突还将加剧,坚定推进网络国防战略,加强网络空间的作战准备,是积极争取网络空间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必然途径,也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军队作为国家安全稳定的主要力量,必须适应网络空间特点要求,成为抗击网络入侵、网络颠覆的中坚和主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打赢网络战争是信息时代新军事变革所趋。网络技术作为信息时代最先进生产力之一,使得网络空间作战成为引导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主导因素,影响着战争全局。近年来,从伊朗“震网”攻击、俄格冲突网络战、乌克兰电网遭大规模阻瘫以及美军对IS的网络攻击,网络空间在实战中所展现出的巨大作用逐渐显现,预示着网络作战已成为未来联合作战重要样式。

美军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军备建设,成立网络空间司令部,推出网络空间联合作战条令,大幅度扩编网络战部队,极力维护其在网络空间霸权,把对网络空间控制能力作为形成“第三次抵消战略”绝对优势最重要的竞争内容。

世界多国纷纷跟进,网络空间军事化趋势明显。严峻的网络空间军事斗争形势要求中国军队着眼网络战场空间变化,适应信息化战争时代要求,实现在网络空间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

有效网络慑战是加速网络强国建设内在所需。在中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强大的网络空间军事力量作为保障。网络空间国际竞争表现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博弈,其中,网络军事能力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稳定,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整个国家安全领域的核心要素。

当前,世界各国在网络空间的利益互相渗透,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局面。但是这种共同发展是不对等的,美国及西方强国利用网络空间主导权,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网络慑战优势,使我网络发展及利益受制于人。军队如何在网络强国建设中完成守土有责的使命重托,前提就是要形成能够遏制危机、慑控对手的网络攻防能力,确保和平发展的网络环境。

因此,军队需要确立有效慑战的威慑战略目标,形成能与敌“相互摧毁”的战略制衡能力,从而增强战略竞争力,慑止网络空间侵略,保障网络强国战略顺利推进。

从“守土有责”到“护网卫国”,新形势要求军队承担新任务

军队是保卫国家安全的主力和柱石,网络空间也不例外。2015年7月1日施行的《国家安全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2016年11月颁布的《网络安全法》强调了要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

在这两个国家法律的基础上,2016年12月27日,《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下文简称《战略》)正式出台,为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网络强国新格局提供了总体指导和基本遵循,明确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进一步体现了军队在建设网络强国进程中的使命任务。

全力护网的国家使命,军队要做捍卫网络空间主权的坚强柱石。《战略》中列出的九大战略任务首项就是“坚定捍卫网络空间主权”,明确提出要“采取包括经济、行政、科技、法律、外交、军事等一切措施,坚定不移地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可见,军队须承担起运用实体空间的军事手段,保卫虚拟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利益的国家使命。

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表明国家在网络空间所拥有的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理权。一旦敌对势力侵犯了我网络空间主权,就等同于侵犯了我陆海空等实体空间的国家主权,中国将有权利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措施给予坚决回击。

在国际上,美国早就提出网络空间威慑战略,宣告对美国网络信息设施的攻击等同于战争行为,美国会采取军事打击措施进行报复。军事手段是维护国家主权的保底手段,在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陆海空天军事力量理所应当地被赋予了保护网络空间主权的历史使命,必须凭借强大的实体空间武力保卫网络空间的国家利益,有力震慑敌对势力的网络破坏企图。

依网卫国的时代担当,军队要做保卫国家安全的压舱石。《战略》任务的第二项着力强调要坚决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任何利用网络进行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或者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

信息网络时代,世界各国军队都已经成为网络空间重要参与者,网络空间能力水平成为评估一个国家军队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指标,遂行网络空间使命任务、维护国家安全成为信息化军队的主要职责之一。

从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进程来看,要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必须高度警惕国家在网络空间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高度警惕由网络空间引发改革发展大局被破坏的危险,高度警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干扰、破坏的危险。

防患于未然,要求国家必须具有应对和处置这些危险的手段措施,具有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网络空间违法破坏行为的强大力量。保卫国家历来是军队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固有的使命任务决定了中国军队必须承担起在网络空间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时代担当。

攻防兼备的战略任务,军队要做提升网络空间防护能力的坚强后盾。《战略》中九大任务的第三项和第八项明确提出,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及其重要数据不受攻击破坏,要坚持技术和管理并重、保护和震慑并举;要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网络强国相适应的网络空间防护力量,大力发展网络安全防御手段,及时发现和抵御网络入侵,铸造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坚强后盾。在国家所有维护安全的政治、外交、军事、科技能力中,军事力量历来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和支撑,是所有能力的根本保障,是国家安全的最终依托。

因此,军队必须承担起提升国家网络空间防护能力坚强后盾的战略任务。现实社会中,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定心丸,在网络空间也同样应成为人民群众的安全依赖和保障。军队作为国家网络空间防护能力生成的重要一环,必须做到攻防兼备、慑战一体,有能力坚决维护国家和人民在网络空间的利益和安全,能够有效消除网络安全威胁造成的各种危机和思想动荡,使人民能够切实感受到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护,成为全国人民对国家网络防护能力充满信心的底气所在。

联防联治的全球责任,军队要做维护全球网络安全的重要支撑。《战略》任务最后一项明确提出要强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支持联合国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健全打击网络犯罪司法协助机制,深化在政策法律、技术创新、标准规范、应急响应、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犯罪是经过信息网络发酵催化出的全球威胁新形态,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安全都构成巨大威胁,仅仅依靠政府和民间的力量是不够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纷纷赋予军队保护网络安全的职责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权限。维护全球网络空间安全与稳定符合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军队应成为全球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维护者,成为打击全球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犯罪的重要力量。

网络的全球化、无界性决定了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和跨国网络犯罪的国际需求,军队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框架下,推进国家间网络治理军事合作,利用网络时代的战略和技术,建立联防联治机制,切实维护国家和世界网络空间安全。

从“沙场练兵”到“网络备战”,新领域需要军队备战新举措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网络空间对军队练兵备战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应适应网络空间新特点和军队新使命对传统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以强国强军目标为统揽,加强宏观统筹,着眼网络空间军事行动的法理需求,紧扣网络空间“军民一体”的天然属性,建设“平战结合”的网络安全攻防体系,打造“军地两用”的网络国防力量。

立法赋权,为军队遂行职能使命提供法理依据。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网络安全立法上高度重视网络国防问题。美国先后出台了《国家安全第16号总统令》《网络空间行动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对如何在网络国防领域保护国家网络安全进行了不断的深化规范。

当前,从法律层面厘清网络空间军队的职责任务非常必要,应以《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为依据,出台网络国防法和有关网络空间军事作战条令法规,为网络国防领域建设和军事行动提供法规支撑和行动纲领,使军队在网络空间的职责和使命更加明确具体。

一是通过网络国防立法进一步界定网络主权和网络边疆,清晰军队的职责范围。

二是通过网络作战法规建设,明确军队遂行保卫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行动权限,区分应对网络入侵、网络破坏等行为的军事手段。三是通过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政策,明确军队协同他国、民间力量等打击国际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犯罪的职能任务。

军民融合,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创新动力。军民融合是世界强国提升网络空间竞争力的主要做法,对于中国网络强国建设来说,构建军民融合网络安全攻防体系,开发军地两用的国防信息基础设施,是激发军队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创新的源泉。

一是统筹国家、军队和各级政府等军民融合职能部门,设置专门的指挥协调机构,调动一切国家网络力量,建设“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网络安全攻防体系。

二是尽快出台网络安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导性意见,逐步展开军民融合基本法律研究论证,指导中长期军民融合发展。

三是依托国家现有公共移动通信网、光纤通信网及卫星系统,军民共建覆盖全国全军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军民统建、分管共享。

四是建立军民联合的应急响应机制,加大培训军地主管部门控制事态的能力,加强专家和应急专业力量,提升快速恢复受损网络或信息系统的能力。

军民联训,为网络空间军事能力生成提供实战化环境。网络空间的军民共用特性使得军民联训成为世界各国网络空间军事演训的重要方式。美国及北约等国家的网络空间军民联合演习已经形成系列化,“网络风暴”“网络卫士”等演练活动吸引了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甚至民间黑客的广泛参与。我军网络空间军事力量训练也需要广泛吸引民间力量参与。

一是搞好军政合作,建立军民联合攻防演练机制,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网络战演练中的红蓝对抗训练方法,积极建设“国家网络靶场”,策划政府、民间机构系列联合演习,提升军民一体、官民一体的网络攻防水平。

二是搞好军企协作,在互联网上依靠网信企业设置演练场区,促进军民之间攻防能力磨合,共同提高防范未知风险能力。

三是组织民间网络安全公司和黑客人才,开展网络安全竞赛等活动,互相印证,共同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战术水平。

网络预备役,为建设强大网军提供力量源泉。预备役作为国防力量的后备补充,兼有军事和民用双重特点,是实现网络空间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有机统一的有力举措。

一是以国家安全部门为主导,依据国家利益进行统筹规划,出台有利于网络国防预备役建设的系列法规政策,从顶层上解决网络国防预备役建设中军民共建的主体分工、推进策略、利益协调等问题。

二是创新预备役组织领导体制和综合协调机制,有计划地把预备役建设融入国家网络信息化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

三是着眼军队和地方两头管理模式改革,以各省市政府、军队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为依托,建立网络国防预备役人才联合培养使用机制,完善国家应急动员机制,建立国家网络防御专用人才数据库,将网络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纳入人民武装动员的范围,平时按规定编入民兵应急分队进行训练,急时挑选精干人员随队参加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战时按需要成建制征召使用,使国防潜力转变为国防实力。(安卫平,北部战区副参谋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