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京津冀放了哪些“大招”?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蒲云龙 魏宏涛 郭萌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07-08 15:36

军民融合“大系统”究竟有多大

■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 于川信

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可谓世纪工程、举国工程、民族工程。规划和实施好这个大系统工程,需要集全员智慧、聚多方力量,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

军民融合“大系统”究竟有多大?

从多层面全方位透视这个“大系统”,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融合战略的深刻要义。总着眼点务必囊括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系统方方面面,总构架要与国家安全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军事战略相协调,突出各个战略在大系统中的有机叠加,将军队、社会、企业纳入一体化设计,将科技装备、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国防动员等系统的建设向海洋、空天、网电等系统发展延伸,更有利于突出新兴领域的深度融合。

从多维度强化建好这个“大系统”的紧迫感,才能更好地满足融合战略的不同需求。满足安全之需,有效应对挑战,迫切需要把安全谋划、安全策略、安全手段等纳入融合战略大系统,这既与大国地位相称,更是捍卫国家利益的必须。满足创新之需,迫切需要把军地协同创新、突出核心创新、瞄准前沿创新等纳入融合战略大系统,确保核心关键技术不受制于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结构转型进入攻坚期,国防和军队改革持续深入。几万件专利尽快实现“军转民”,诸多一流的民企创新技术尽快完成“民参军”,满足现实之需,迫切需要统筹规划。

从多个领域共同推进这个“大系统”,才能更好地集聚融合战略的力量支撑。针对这样一个关系复杂、利益交织的大系统,需要集民族之智,发挥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海内外、军地间共同发力。基础研究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发展就会后劲乏力,经济与国防建设长远发展难免会受影响,集国家之力整体筹划,呼唤大系统构建、全方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军事领域突破、经济建设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确保大系统综合效能最大化,需要系统思维、系统构建,只有集军地之长才能实现优势互补。我国民企创造了近65%的GDP,其创新能力、发展速度、竞争优势明显,构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大系统,务必集企业之能,真正实现大、中、小企业并举,各尽其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