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上抗日的信念激励着红军走过千难万险

北上抗日,把党和红军的前途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充分反映了广大红军指战员的要求和心声,使他们懂得自己是在为人民的利益而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战,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必胜信念,因而能够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正如埃德加·斯诺所说:“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
党中央北上方针的胜利和张国焘南下路线的失败,使红4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张国焘南下闹分裂的错误,纷纷要求北上。同时,在毛泽东、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徐向前、张浩等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张国焘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不得不对自己的南下路线和分裂活动有所收敛,最后被迫宣布取消伪中央,同意北上。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在党内对红军战略方向“北上”和“南下”的分歧抉择上,各路红军最终团结统一起来,避免了分裂危险。
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以及红25军长征的时间、地点虽然各不相同,但在党中央北上抗日方针的指引下英勇奋斗,彼此之间在战略上遥相呼应,团结协作,粉碎了国民党军妄图分割红军、各个击破的阴谋。三大主力红军从不同地区出发,最后都汇聚于陕甘地区,百川归海,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和中央北上抗日方针的实现。红军三大主力在抗日前进阵地的大会师,对于打开革命斗争的新局面,夺取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的新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