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米彦广在某次任务中下达武力突击命令。
一名优秀的猎人驯鹰时,会选择一只心仪的幼鹰,从小悉心培育。这被称作“熬鹰”的过程虽然费时费力,却能保证猎鹰的忠诚和勇猛。猎鹰突击队队员的成长与“熬鹰”的过程异曲同工。从被确定为培养苗子,到当上普通队员,直至成长为核心骨干,每名队员都至少要在这里摸爬滚打10个年头。
米彦广说,成为一名猎鹰突击队的队员相当不易。首先,普通武警部队服役满两年的正副班长或优秀士兵才有资格报考,通过考试后,进入武警特警学院学习。在4年的文化、军事课学习中,还实行6%的全程淘汰率。如果能扛到毕业,还要面临最终考核,优中选优,才能进入猎鹰突击队。
然而,入门第一课就是进行“魔鬼周”训练。那是让队员们在绝望和希望之间来回徘徊的一个星期。在训练中,他们要全程携带约40公斤装备,在山林、断崖、滩涂、河流等各种陌生地域,连续7天7夜,平均每天18个小时,进行40多项军事训练,包括10公里奔袭,30公里负重行军,12小时扛圆木行军,6公里负重涉水行军,还有高空垂降,极限搏击等内容。残酷的训练挑战着队员们的极限。
“经历一次‘魔鬼周’,好似经历一次脱胎换骨,今后再大的困难在我们面前都不值一提。”队员肖腾对记者说。而这样的训练并不是只有新队员,突击队每年都会进行一次“魔鬼周”训练,队员们就是在一次次考验中练就了一身本领。
演习也是实战
如果说“魔鬼周”训练的是基本功,那模拟训练则是要练好专业技能。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部队的室外训练场上,停放着废弃飞机,内部设置了各种不同情形的劫机场景,供队员们训练。
米彦广告诉记者,他们要完成一项任务并不像影视剧中看到的那么简单。首先要分解每个环节,然后相互配合,把每个工种做到极致。像人质反劫持模拟训练,大概就分为侦察、突击、排爆、狙击四项内容。他们平日里千百次的训练就是为了在实战中一招制敌。
侦察,就是获取敌情。通常在突击行动前,会派两名或多名侦察员先摸清现场情况。而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侦察员,要具备两项特殊技能:一是要做战场上的“隐形人”,因为一旦行踪暴露,不仅会威胁自身安全,也将给突击行动带来灾难性影响;二是要有“最强大脑”,他们要有惊人的记忆力,把勘察到的敌情、景象快速绘图。一名侦察员对记者说:“我必须瞬间把需要记住的地方都记下来,就是一个椅子、桌子位置不对,都可能对队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影响。”
在突击行动中,跟犯罪分子面对面交锋的就是突击小组。这其中的关键角色,当属走在最前的突击手。因为他要第一个突入房间,敌人的所有注意力都在他身上,这就要求突击手出枪更快更准。队员张术伟告诉记者,劫持现场复杂多变,想要做到一击毙敌,就要进行成千上万次的训练。平时他们练习,基本上要做到一出枪就瞄准,等待击发。当然,行动中队员间的配合也至关重要。所以,队员们经常一起训练,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和动作默契程度。
另外两项排爆和狙击,则挑战着队员们的生理和心理极限。钱晓明是猎鹰突击队的一名排爆手,他每天的训练内容,就是穿着重达65斤的防爆服,进行4小时的跑步、拆弹训练。为了应对恶劣条件,他还要在排爆前冲刺400米,让心率充分提升,模拟心理紧张的状态。钱晓明告诉记者:“每次跑完后都很喘,感觉像烧着了一样。” 狙击手的杀手锏就是准确。在突击队员行动时,他们要在几百米开外的高点上,紧紧盯着现场,等待随时击发。为了练就百步穿杨的绝活,队员们在靶场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他们常常练习的是:100米的射击距离,在3秒钟内射中鹌鹑蛋;60米的射击距离,则要在潜伏两个小时后,击中随机出现的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