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军网传播“红色前哨雷达站”

——沈空雷达某旅“红色前哨雷达站”官兵用网爱网纪实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董兆辉
2015-06-26 03:44

目前,在基层部队基本上是以80、90后的官兵为主体,在到部队之前都经常接触“互联网”,来到军营之后,基本上不能上互联网了,但是在军营里有属于军人自己的“政工网”。近日,笔者走进“红色前哨雷达站”感受官兵用网爱网的火热情景,他们用小小军网传播着“红色前哨雷达站”的点点滴滴。

一个实时开展工作的平台

重要信息开机便可“弹”到眼前

“Duang!入党积极分子公示!详情请点击这里!”4月20日晚上,下士毕臣急匆匆来到连队机房,打开电脑,这条醒目的弹窗信息映入眼帘。

前不久,他竞选入党积极分子,也经过了民主评议,听说成绩要在政工网上公示,毕臣既紧张又兴奋。看到结果后,很高兴很踏实。

技师吴迁告诉笔者,政工网能够把连队的工作在网上实时更新,能够了解上级的指示精神、工作动态,能够第一时间贯彻落实,获取工作的主动权。

旅政工网开设“兵心兵声直通车”栏目,基层官兵可以直接向机关科室提问题。

下士石成金上次发的春秋常服始终不合适,向连队反映了,可是由于下岛不方便等种种原因,一直都是将就穿着。

听说旅政工网上有一个可以反映情况的平台,他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上午留的言,下午就有一个署名“军需科科长”的回复:“衣服不合身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周到,我们会尽快给你调换。”

不久,连队副站长李晓东休假结束回岛,就给石成金带来了一套合身的春秋常服。政工网这个平台这么给力,大家都没有想到。

海岛老兵赵帮玉在地方医院就诊,在政工网上咨询卫生队是否给解决医疗费的问题,很快也得到了答复。雷达站官兵在政工网上提出问题屡试不爽,提起政工网,大家都说很“给力”。

前不久,站党支部让全站官兵给主官提意见,可是说了半天,大家交上来的意见根本没有实质性的东西。一了解,大家觉得提意见要用笔写,说好的可以,说不好的,领导不乐意会认识笔迹的,因此有了戒备心理。后来,让官兵在政工网上发留言,这样既没署名,也不用担心笔迹的问题。效果明显,梳理一下,每名主官的实质性意见都在10条以上。

其实,政工网的使用上,教导员张维还是最有发言权了。据介绍,基层连队的事情很多,以往的教育把以前的教案拿出来改改,没新意战士不欢迎,现在,从政工网上下载优秀教案,结合连队实际情况讲一讲,即省时间,又贴近时代,官兵还喜欢。

一个让“红色前哨”精神永传承的平台

大家都是宣传报道员

“红色前哨雷达站”是大家家喻户晓的先进典型。当代的的雷达站官兵一直在传承着老一辈海岛人的精神,可这些海岛官兵自己知道怎样才能让大家都知道呢?这是刚毕业不久的排长尹敬涵在思考的问题。

去年10月的一天,教导员张维让尹排长在政工网上下载一个东西,说是机关要求组织大家学习。

尹排长打开政工网下载相关资料时,一个小窗口出现了尹排长的眼前,“红色前哨红旗飘”应该是关于自己雷达站的事情吧,好奇心让他点开了这个页面,这是一个机关给雷达站做的专题网页。

里面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记录着雷达站的发展历程,很多都是尹排长从来没有看到的,深深地吸引着他。一看就看了一下午,愈发不能拔。

晚上,他就在想宣传“红色前哨”精神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机关的事情,作为“红色前哨雷达站”的一员更应该把它发扬光大。

第二天他就大起胆来拨通了旅宣传科的电话,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请教机关干事指点。没想到这样的想法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宣传科干事李守卫给他细心的讲解。

尹排长也得到了站党支部的支持,成立了“前哨新闻”报道小组,小组成员们华丽转身为“红色前哨”精神的宣传员,他们实时将雷达发生事情及时的在各级政工网上投发。

慢慢地,在政工网都会看到“红色前哨雷达站”的印记,看到自己的名字也满脸喜悦。年底,小组在各级政工网刊稿200余篇,得到了旅首长的高度肯定。

在雷达站笔者结识了一位人称“故事大王”的中士,他叫做房辉。

为何有这样的称号,他和笔者说起。刚开始,在政工网上看见其他单位的政工网上有人在讲连队的故事,他感觉很有意思,也体会到了一种精神。他就想自己的连队故事这么多,何不自己整理一下也和大家讲一讲,在政工网上推出一个栏目呢?

于是,他就开始研究站里的小故事,整理后在政工网上推出“房辉讲故事”。讲故事,听起来不算是“高大上”,但房辉却因为善于讲故事而把旅政工网办得有声有色。

不久,他就成为了连队的网络管理员。一年间,他采集发布了千余个动人的军旅故事。

一位叫“羽中”的网友留言说:“我是看着房辉的故事,了解到“红色前哨雷达站”的,回味起来,对自己教育很深,他那幽默的言语让人看得不乏味,真的很喜欢战士自己的故事会。”

房辉对笔者说:“我喜欢政工网这个平台,把雷达站红色故事搬上去,能够给大家一些红色的基因,我就知足了,我还会继续活跃在政工网上。”

如今,在雷达站里,不管是老兵,还是新兵,都能讲起“红色前哨雷达站”的故事。

一个助官兵成长成才的平台

栏目齐全,戳中官兵兴奋点

中士鲍振生,入伍前就酷爱写作,喜欢写日记、小说,在地方的媒体上也发表过一些文章。来到部队,他知道这里的规定很多,作为军人不能随意在媒体上发表自己的作品。

一时间他就自娱自乐,写的作品都压在那里。

在排长李金明与他谈心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会写一些东西,还写的不错,但就是自己写在本子上。

李排长建议道:“你应该尝试一下政工网啊,政工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上面的资源多,渠道也不少啊!”

鲍振生在李排长的建议下,慢慢与政工网结下了缘分。第一次,他细心地整理着自己写连队生活的稿件,投到旅政工网“部队动态”里,没想到第二天自己笔下的“红色前哨”居然刊发了,下面还有很多网友评论、点赞。

一次的成功大大激发了鲍振生的动力,他开始尝试整理连队如何发扬传承“一把土、一滴水”精神的系列稿件。大胆地投到基地、沈空、空军政工网上,次日也获得刊发。在政工网上也认识了很多从事文字工作的“高手”,自己的文字水平也得到了进步。

就这样,他热爱上政工网,每天不上一个小时的政工网就感觉缺点什么。到年底,鲍振生在各级政工网上刊发文章150余篇,被基地评为优秀新闻报道员。

2014年旅政工集训,鲍振生是唯一一个战士参训的人员,并且他走上了讲台,给全旅的政工干部传授学网、用网的秘诀,大家给予他热烈的掌声。

后来,鲍振生被抽调到机关宣传科,担任旅政工网网络管理员,负责向上级政工网投稿,审核基层投稿情况,在基层官兵的嘴里,都尊称他为“鲍干事”,这也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当笔者问起他成功的秘诀时,他憨厚地笑了,说:“是红色前哨雷达站给我土壤,是政工网给了我平台,无论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红色前哨精神,不会忘记与政工网结下的情。在部队一天,我就会在政工网这个平台,宣传红色前哨雷达站的。”

根据该站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官兵85%的上网时间集中在周末,平时由于战备训练任务重,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上网,尤其是在海岛上获得外界的信息量相对比较少。

2009年12月,寒风袭来,大雪纷纷。雷达站很多战士都感冒了,这下子给卫生员樊强忙活坏了,他想这样也不是办法,怎样防治感冒才是有效的方法。

在海岛上除了自己是卫生专业,其他人都不明白。后来,老兵赵帮玉建议他到了政工网上找找。不出所料,樊强在政工网上查阅到防治感冒的小窍门,没想到政工网上还有这么有用的东西。

在业余时间,樊强就在政工网上浏览资料学习,几年来,整理基层连队20余种常见病处置方法,都是实用有效。他还自学了自考,今年年初拿到了大专文凭毕业证,樊强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今年,雷达站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双学”活动,这下子可好,站里的政工网络室又一次的火爆起来了,大家在网上读书看报、收集资料、观看影视,从政工网的这片“沃土”上汲取提高自我的“养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