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概况

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吴昊
2015-11-26 10:06

【自然地理】39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相连。大部分是高原地形,平均海拔1000余米。分高草原、中草原和低草原3种地形。东部伊尼扬加尼山海拔2592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分别为同赞比亚和南非的界河。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2℃,10月份温度最高,达32℃,7月份温度最低,约13~17℃。

【人口】1330万,主要有绍纳族(占79%)和恩德贝莱族(占17%),白人占0.5%,亚裔约占0.41%。官方语言为英语、绍纳语和恩德贝莱语。5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40%信奉原始宗教,1%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哈拉雷一主要大街的街景。

【首都】哈拉雷(Harare),人口187万。9~11月气温16~32℃,4~8月气温为7~21℃。

【行政区划】2004年2月全国行政区划调整,由8个省增加到10个省,各省的名称分别为:马尼卡兰(Manicaland)、东马绍纳兰(Mashonaland East)、中马绍纳兰(Mashonaland Central)、西马绍纳兰(Mashonaland West)、马旬戈(Masvingo)、北马塔贝莱兰(Matabeleland North)、南马塔贝莱兰(Matabeleland South)、中部(Midlands)、哈拉雷(Harare Province)和布拉瓦约(Bulawaya Province)。

首都哈拉雷一主要大街的街景。

【简史】津巴布韦是烙着非洲历史强烈印记的南部非洲古国。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3世纪卡伦加人建立莫诺莫塔帕王国,15世纪初王国达到鼎盛时期。1890年,津巴布韦沦为英国殖民地,1895年英国以殖民主义者罗得斯的名字命名为南罗得西亚。1923年英国政府接管该地,给予“自治领地”地位。1964年,南罗得西亚的史密斯白人政权把国名改称罗得西亚,并于1965年片面宣布“独立”,1970年改名为“罗得西亚共和国”。20世纪60年代先后成立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简称人盟)和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简称民盟),1976年,这两个组织组成“爱国阵线”。1979年5月改国名为“津巴布韦(罗得西亚)共和国”。由于国内外强烈反对,未获得国际承认。1979年9月10日,津巴布韦各派代表在英国主持下召开了伦敦制宪会议,并于12月21日签署协议。1980年2月底举行议会选举,穆加贝领导的民盟获胜。同年4月18日独立,定国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穆加贝出任政府总理。1985年7月举行独立后第一次大选,民盟再次获胜,穆加贝连任总理。1987年12月,民盟同主要反对党人盟达成合并协议,并修改宪法,改总理内阁制为总统内阁制,穆加贝于年底出任总统。1989年12月,民盟和人盟召开联合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两党合并进程。1990年3月大选中,合并后的民盟党再次获胜,穆加贝连任总统。

对外

奉行积极的不结盟政策。推行睦邻友好方针,努力稳定周边环境。以发展同非洲国家特别是南部非洲国家关系为外交重点,同时大力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关系。主张全面、彻底的核裁军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与中国关系】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中津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友好合作关系顺利稳定发展。

中津两国经贸合作正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新局面,双边贸易额迅速增加,近年来,中国已成为津巴布韦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南非和欧盟。中津两国2012年头10个月的双边贸易额已超过7.5亿美元。

穆加贝总统在中津建交当年就来华访问,以后又多次访华,成为访华次数最多的非洲国家领导人之一。2005年7月,穆加贝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10年8月,穆加贝总统出席上海世博会津巴布韦国家馆日活动并再次访华。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