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全球共识 见证中国担当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周年回眸(上篇)

来源:中国改革报作者:吴小雁责任编辑:吴昊
2015-02-06 20:49

事实上,越来越多数据显示,减排与经济增长并不冲突。全球清洁能源产业近几年一直在加速发展。丹麦已提出要在2050年实现全国100%使用清洁能源,预计成本仅为每人每年20欧元。中国开发清洁能源的速度超越了许多发达国家,相关中国企业通过风力发电设备、光伏面板出口以及在其他国家修建清洁能源设施,创造了大量经济效益。在美国,虽然政府在减排方面动作迟缓,但私营企业的相关投资却在增长。引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特斯拉汽车公司近期就宣布,将兴建一个完全使用清洁能源运行的超级电池工厂,有望创造6500个工作职位。这些都说明,推动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

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大多还不够完善,这对发达国家来说其实意味着很好的投资机会,比如电力设施,如果能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新技术进行能效升级,不但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达国家的相关企业也能从庞大的电力需求中获得不错的投资回报。但前提仍然是政府间能否抛开短期利益冲突,达成共识,创造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才能实现真正双赢的局面。

零和博弈是指在竞争中,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参与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各国必须抛弃相互制约的零和博弈心态,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共同推动减排行动才会收到实效。缔约方任何单方面的努力,对整个气候变化正能量的影响都是徒劳的。而赢家通吃的博弈,也注定只能收获没有赢家的结局。越来越多的人持有这样的共识,也许是联合国气候大会坚持年年一聚,虽然吵吵闹闹而又棒打不散的内生动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