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禹博:“红色擎旗手”
口号震天响,步履更铿锵。9月3日10时50分许,“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通过天安门。方队主旗手、沈阳军区某炮兵团四营十一连一排排长赵禹博与其他6名旗手擎举鲜红的“抗战荣誉旗”走在最前面,威武雄壮的迷彩方阵令人震撼。
“在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那一刻,我感到无限荣光。”回忆当时的情景,赵禹博至今仍热血沸腾。他说:“检阅,不只在天安门广场,更在未来信息化战场!我将永葆受阅热情,争当强军先锋。”
阅兵训练开训后,赵禹博被选拔为徒步方队排面教练员。
稍息立定、行进停止、持枪操枪……为让大家准确掌握动作要领,他每个动作每天都要示范上百遍,纠正动作上千次,嗓子喊哑不能说话、军装汗渍结成碱是家常便饭。在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赵禹博所在排面9次参加排面会操,次次名列前茅。
“三军仪仗队的标准,就是他的标准。”战友们说,由于队列动作好,在一次次筛选考核中,赵禹博从方队队员、排面教练员,成长为方队主旗手。
“旗手班是徒步方队的核心和灵魂,必须确保步伐米秒不差,而主旗手更是旗手班的核心。”方队长王延东告诉记者,荣誉旗重量在7公斤左右。为了增加臂力,旗手平时训练都用10公斤重的旗子。旗手不仅需要长时间端旗,而且行进中,头线、下颌线、旗头线、旗杆线、上手线、脚线,6条线必须在出旗的瞬间精准定位,整齐划一。
赵禹博每天苦练12个小时以上,累得一度洗漱睡觉双手都打不了弯儿。几个月的魔鬼式训练下来,他徒步行进距离近千公里,双手固定动作举旗达500小时以上,双手双脚最初的血泡早已结成厚厚的老茧,十几斤重的旗子他单手就能稳稳端起……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赵禹博多次被评为“训练标兵”,被战友们称为“红色擎旗手”。
赵禹博的爷爷、姥爷和姥姥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父辈中又有7人从军。红色血脉的传承、家庭环境的熏陶,祖辈父辈的言传身教,让他从小就向往成为一名军人。
“作为军人后代,更要树好军人样子。”赵禹博说,他一直想做像祖辈和父辈那样的军人,战场上冲锋陷阵、杀敌立功,和平时期练兵打仗、建功军营。
“英雄的旗帜迎风飘扬,将军和我们一起正步铿锵……”这首慷慨激昂的队列歌曲《阔步前行》,在阅兵场上传唱。它的作者,就是赵禹博。
阅兵训练之余,赵禹博发挥个人文艺专长,结合阅兵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创作了《前进吧,勇士》《阔步前行》《光荣东北兵》3首阅兵进行曲,引导战友们在阅兵场上树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诗言志、歌抒怀。高唱着节奏铿锵、旋律激昂的歌曲,“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官兵的练兵热情更加高涨,先后两次夺取“优胜方队”锦旗。
“黝黑的皮肤是我们最深的印记,90多天的辛勤汗水换回一生荣光。”赵禹博告诉记者:“受阅一次,责任一生。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带到工作中去,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
(《解放军报》2015年09月26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