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见周恩来 汇报红四军情况
入夜,陈毅取出文稿,挑灯夜战,对汇报材料作进一步的补充和修改。
陈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可以说对红四军了如指掌。他决心把汇报文稿写得更加详实,更具说服力,使中央能尽快纠正“二月来信”的错误,恢复毛泽东在红四军中的领导地位。
见此情景,陈孟熙、陈修和严格遵守诺言,晚上到外面房间下棋望风。这样,既不干扰陈毅工作,又可出面挡驾来人。陈毅则天不亮就外出,夜间才回店内。
第二天晚上,周恩来到新都旅社找陈毅详谈。周恩来说:“陈毅同志,辛苦了,也让你受惊了!”
陈毅回答道:“多亏两位国军兄长,我才安全到达上海。”
“你有两位这么好的哥哥,我们也就放心了。”
随后,陈毅向周恩来简要汇报了红四军的近况,并直言不讳地批评了中央的“二月来信”。他说:“中央2月7日的来信,对客观形势和主观力量都过于悲观。党的战斗力并不像中央所说的那样薄弱,国民党的屠杀是为渊驱鱼,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将来的形势下,无论什么党都不可能和共产党争取群众。因此,党目前的任务就是争取群众,而不是马上搞武装暴动,只有这样,党的战斗力才能迅速恢复。”
陈毅接着说:“中央要我们将队伍分得很小,散向农村,朱、毛离开大队伍,隐匿大的目标,目的在保存红军和发动群众,这只是一种理想,我们曾经这样计划过,但多次实行都失败了,分析其原因:一是红四军都不是本地人,其成分都是老的国民革命军,浏、萍、湘南的农军和历次战役的俘虏兵。二是分开则领导机关不健全,恶劣环境难以应付,容易失败。三是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
陈毅还向周恩来汇报了红四军的许多战略战术,如“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固定的区域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等。
在谈到红四军的领导以及前委与军委的关系问题时,陈毅感慨地说:“我是夹在朱、毛之间,好比是依偎在秦晋之间的小国,遇事只得采取折中平衡的办法,求得矛盾的缓和。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选我当前委书记,真是勉为其难。现在毛泽东同志已离开部队去蛟洋指导闽西工作,我真是有些担心啊!”
周恩来说:“红四军内部出现意见分岐,中央也有责任,你夹在中间,心里很为难,也就不足为怪了。中央想征求你的意见,红四军前委书记究竟由谁担任好?”
陈毅果断地回答:“非毛莫属。”
周恩来对陈毅的高风亮节和博大胸怀感到由衷地敬佩。他说:“那你的工作呢?”
陈毅说:“我仍回红四军工作,我回去要亲自把毛泽东请回来。”
周恩来激动地说:“我们党内难得有你这样的好同志,我真是高兴啊!”
夜已深,周恩来要离去,陈毅送他走后,继续修改文稿。
几天下来,他终于写完了《关于朱德、毛泽东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等五个书面材料,对红四军的战略战术、组织编制、政治工作、政策策略、斗争艺术作了全面而准确的阐述。
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听取陈毅汇报。陈毅拿出准备好的文稿,就红四军成立两年来的革命斗争,红四军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尤其是红四军党的七大和毛泽东离开部队去闽西指导工作等情况,作了如实汇报。政治局一致认为,红四军的经验和问题极为重要,决定由李立三、周恩来、陈毅组成一委员会,由周恩来召集,负责起草对红四军工作的指示文件。不久,中央出版的《中央军事通讯》第1期(创刊号)全文刊登了陈毅的《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并在编者案中大加称赞。
会后,周恩来又来到陈毅住处商讨中央指示文件的内容。鉴于陈毅对红四军情况的熟悉,要求陈毅为中央起草这个文件,发到红四军,教育干部战士坚决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政治建军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