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少数派”,即认为南京大屠杀的受害人数在几千人到几万人之间,代表人物是拓植大学的教授秦郁彦(原千叶大学) 。1986 年,秦出版了《南京事件》一书(中公新书) ,同年,又发行了《南京事件·“屠杀”的构造》(中公新书) 。秦认为,日军在南京“共杀死包括俘虏在内的中国人4 万人左右”(最初他认为被害人数为几千人) 。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日军屠杀“便衣队”不违反国际法。这里所谓的“便衣队”不过是放下武器逃难的官兵“, 少数派”故意把这些从战场上撤退下来,或者换上百姓服装的官兵称作“便衣队”,寓指这些人仍没有放弃抵抗,所以“处置”他们并不违反国际法。同秦郁彦一样,还有一位板仓由明,在80 年代中期连续发表了《“南京大屠杀”数字的研究》,认为日军攻陷南京后,南京城内及江宁县共死亡百姓1. 5 万人,士兵3. 2 万人至3. 5 万人,其中南京城百姓死亡数字为0. 5 万人,士兵为0. 8 万人,合计约1. 3 万剖_$___人。他也认为,日军在南京“处置”“便衣队”并不违法。可见,所谓的“少数派”不过是无法否认那些铁证如山的证据,利用各种手段把被害人数压低,再通过“便衣队说”来掩盖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从本质上说,他们同“虚构派”没有什么不同。比如板仓由明,在日本虽然被称作“少数派”,其实,他与“虚构派”是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在“虚构派”的各种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对比起来,秦郁彦和板仓由明似有区别,前者毕竟承认日军在南京有“屠杀行为”,至少是“过激行为”,有时也讲一些真话。而后者则认为被屠杀的都是“便衣队”,并不违反国际法,也不属于战争犯罪。
面对“虚构派”的反扑,坚持事实求是的日本史学界人士没有退却,而是积极出击。1984 年,洞富雄、藤原彰、本多胜一、笠原十九司、吉田裕、井上久士等学者组织一个“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换资料、切磋认识、出版著书,用史料和真实回击“虚构派”的谰言。这一时期,先后有洞富雄的《决定版·南京大屠杀》(现代史出版会1982 年) ,年轻学者吉田裕的《天皇军队与南京事件》(青木书店1986 年) ,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的《南京事件现地调查》(一桥大学吉田裕工作室内部版1985 年) ,洞富雄的《南京大屠杀的证明》(朝日新闻社1986 年) ,洞富雄与藤原彰、本多胜一合著的《思考南京事件》(大月书店1987 年) 、《到南京大屠杀现场》(朝日新闻社1988 年) ,藤原彰的《新版·南京大屠杀》(岩波书店1988 年) ,本多胜一的《被审判的南京大屠杀》(晚声社1989 年) 以及《走向南京的道路》(朝日文库1989 年) 。此外,还有洞富雄编辑的《日中战争·南京大屠杀事件资料集(一、二卷) 》(青木书店1985年) 。这些著作和资料集以丰富、翔实和确凿的史料,把一幕幕血雨腥风的历史悲剧再现在世人的面前,并针对“虚构派”的论调予以一一批驳,大壮了大屠杀肯定派的阵势。还应该指出的是,曾参加过南京战斗的一部分官兵也站了出来,勇于揭露日军在南京的所作所为。如曾根一夫的《南京屠杀与战争》(泰流社1988 年) ,东史郎的《召集兵体验的南京大屠杀》(青木书店1987 年) 等,他们把亲身经历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呈现在人们面前,戳穿了“虚构派”的谎言。另外,还有下里正树的《被掩盖的联队史·下级士兵看到的南京事件的真相》以及《续·被掩盖的联队史·中队队员们看到的南京事件的真相》(青木书店1987 、1988年) ,通过参战联队士兵的回忆揭露南京大屠杀事件。更令“虚构派”颇为尴尬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1988 年,旧军人团体“偕行社”准备编辑一部《证言·南京战史》,编辑者的初衷是想通过参战士兵的证言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却没有料到征集到的证言中竟披露了日军杀害俘虏和无辜百姓的事实,仅“偕行社”的《南京战史》中,记载屠杀俘虏的累计人数就达16000 余人之多。参与编辑的加登川幸太郎也不得不承认,南京大屠杀是真实存在的,他表示,日军在南京“对中国人民非常残忍,应该道歉”。加登川在陆军大学就读时就听说过日军在南京的种种不法行为,所以,他从一开始就认为日军不是“清白”的,日军的罪行“不容辩解”。此外,一批旧军人的战史资料中也都出现了日军惨杀无辜的场面。如这个时期相继问世的《熊本兵团战史》、《福知山步兵第20 联队第三中队史》、《若松联队回想录》、《步兵第36 联队战友会志》等资料都部分记述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三) 90 年代至今,论争的反复与尖锐化
进入90 年代,两种观点的论争告一段落,“虚构派”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一度偃旗息鼓。南京大屠杀确实存在、日军至少在南京屠杀无辜民众20 万人以上这一历史真实在日本社会几乎得到普遍的认同。因此,1993 年10 月20 日,东京高等法庭在判决家永三郎教科书诉讼案时,明确裁定文部省删改家永教科书中“南京大屠杀事件”以及“奸污妇女行为”的内容属于违法,这一判决表明,日本的司法机关也不得不正式承认日军在南京的罪行。正是这个原因,从这个时期开始,日本的教科书出现“改善”趋势,即日本的小、初、高中历史(社会) 教科书中开始事实求是地记载南京大屠杀等日本战争罪行。
教科书的“改善”趋势刺激了日本政界的部分政治家以及历史修正主义团伙“学者”们的神经。1994 年5 月,法务大臣永野茂门首先跳了出来,胡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遭到包括日本国民在内的正义力量的一致谴责,成为战后第一位因为否定南京大屠杀而跌到台下的政治家。1995 年6 月9 日,在社会党的斡旋下,日本国会通过了一份十分暧昧的《战后50 年国会决议》,却遭到右翼保守势力的抵制和攻击。而在此之前,自民党历史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了全面肯定侵略战争的《大东亚战争的总结》,鲜明地表明了自民党的战争观与历史观,其中收录了田中正明等人的南京大屠杀“虚构说”,等于向实事求是派发出了进攻的信号。于是,许多历史修正主义团伙(如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等) 在这种氛围下破土而出,针对南京大屠杀等日本战争罪行问题采取一概否定的手段,发起了又一次攻击,其声势之大、气势之凶、著述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
分别有渡部升一的《历史的读法》(祥传社1991 年) ,亩元正巳的《真相·南京事件———检证拉贝日记》(文京出版1998 年) ,板仓由明的《南京事件真是这样吗?》(日本图书刊行会1999 年) ,富士信夫的《南京大屠杀是这样炮制出来的》(日本图书刊行会1995年) ,大井满的《炮制的南京大屠杀》(展转社1995 年) ,东中野修道的《“南京屠杀”的彻底检证》(展转社1998 年) ,松村俊夫的《对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展转社1998 年) ,铃木明的《新“南京大屠杀”的虚构》(飞鸟出版社1999 年) ,石原慎太郎的《质问亡国之徒》(文春文库1999 年) ,西尾干二、藤冈信胜的《国民的麻木》( PHP 出版1996 年) ,藤冈信胜、东中野修道的《“被遗忘的大屠杀”的研究》(祥传社1999 年) 、《南京事件的全体像———“南京屠杀”彻底检证》(社团法人国民会馆1999 年) 、《“南京屠杀”研究的最前线》(展转社2002 版与2003 版) ,竹本忠雄的《再审“南京大屠杀”———向世界控诉怨案》(明成社2000 年) ,北村稔的《探求“南京事件”,恢复其真实面目》(文春新书2001 年) ,田中正明的《否定屠杀的论据·南京事件的总括》(展转社2001 年) ,阿罗健一《“南京事件”48 名日本人的证言》(小学馆2001 年) ,田中正明的《朝日的内幕·中国的谎言》(高木书房2003 年) ,富泽繁信的《南京事件的核心———数据解明事件真相》(展转社2003 年) ,小林善则的漫画《战争论》(幻冬社2003 年) 等。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气势汹汹,根本目的就是企图用墨写的谎言掩盖血写的事实。
2000 年1 月21 日,东京高等法庭判处《东史郎日记》构成所谓的“名誉毁损罪”,右翼团伙趁势渲染“南京大屠杀并不存在”。2000 年1 月23 日,日本社会各界的右翼团伙聚会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召开一次所谓“20 世纪最大谎言———彻底检证南京大屠杀”的集会,把战后以来第三轮否定南京大屠杀的闹剧推向高潮。
针对“虚构派”的进攻,大屠杀“肯定派”予以了有理有力的回击,从90 年代至今,先后推出的主要专著和史料有:洞富雄、藤原彰、本多胜一合作出版《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晚声社1992 年) ,泷谷二郎的《目击者的南京事件———被发现的马吉牧师的日记》(三交社1992 年) ,笠原十九司的《亚洲的日本军》(大月书店1994 年) 、《南京难民区的百日———看到屠杀的外国人》(岩波书店1995 年) 、《南京事件》(岩波书店1997 年) 、《历史事实如何认定、如何讲授———检证731 部队、南京屠杀事件、从军慰安妇》(教育史料出版会1997 年) 、《南京事件与三光作战》(大月书店1999 年) 、《南京事件的日日夜夜》(大月书店1999 年) 、《德意志外交官家看到的南京事件》(与吉田裕合作、大月书店2001 年) ,津田道夫的《南京大屠杀与日本人的精神构造》(社会评论社1995 年) ,小野贤二、藤原彰、本多胜一的《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士兵们》(大月书店1996 年) ,藤原彰的《南京的日本军———南京大屠杀的背景》(大月书店1997 年) ,由平野卿子翻译的拉贝的《南京的真实》(讲谈社1997 年) ,吉田裕的《天皇的军队与南京事件———另一个日中战争史》(青木书店1998 年) ,藤原彰《如何看南京事件———日、中、美学者的检证》(青木书店1998 年) ,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南京事件资料集1·美国方面的资料》与《南京事件资料集2·中国方面的资料》(青木书店1992 年) ,1999 年,该会又编辑出版了《南京大屠杀否定派的13 个谎言》(柏书房) 。
此外,许多学者还在各类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证实南京大屠杀事件是不可否认的历史真实。同时,一些新闻记者也参与了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调查和研究。1996 年,记者小野贤治整理出版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皇军士兵们———第13 师团山田支队士兵的阵中日记》(大月书店) ,小野氏用了8 年时间逐一走访了生存的原步兵第六十五联队的士兵,记录整理了200 余份证言,收集到24 册阵中日记,结果证实,日军占领幕府山炮台之际,所杀害的中国人俘虏同中国方面在该地设立的纪念碑记载的5 万7 千人的数字几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