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
心系官兵呵护消化健康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王泽锋
一脸正气,一身军装——凡初识李兆申者,都会被他的气质所吸引。
身为消化内科医生,李兆申常年为患者肠胃“掌镜”诊断。扎根消化医学领域,他一干就是40年。
作为全军首批科技领军人才,李兆申始终胸怀使命担当,在军事医学领域持续突破,围绕军事卫勤保障研发了一系列关键医疗技术。其中,花费他心血最多的当属那套先进的“便携式野战内镜系统”。
谈及研发的初衷,则要追溯到10年前。当时,李兆申带医疗队到刚完成远航任务的海军某部巡诊。
他登海岛、上舰艇、进舱室展开调研,发现不少官兵患有胃肠病。但作为常规诊疗手段的民用内镜由于引进成本高、场地要求高等原因,很难在基层部队普及应用。
“官兵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课题!”返回后,他就立即启动了便携式野战内镜的研制。
创新之路艰辛而曲折。微型成像系统、高亮度光源、送气送水装置……为了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他反复进行动物实验,四处寻找合作厂家,带领团队加班加点集智攻关。
2014年10月,刚研发的野战内镜在组装测试中,意外发现还存在观察盲区,多次调试难有改善。
合作厂家开始打起了退堂鼓,反劝李兆申:“这个项目既不盈利又耗时间,以你的技术实力,不如开发一些通用器械,肯定能得到实惠。”
“这是我们的职责所系,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抛出这句斩钉截铁的话,李兆申转身把自己关进了实验室,独自奋战了两个通宵,终于通过旋拉镜身、改变传统转向等技术手段弥补了设计上的短板。
十年磨一剑。如今,这种适用于战场和海岛、高原等特殊条件的便携式野战消化内镜系统已研发出最新一代,可以在野战环境、长远航条件下,实现对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腹部战创伤的快速确诊和止血治疗,正向一线部队推广应用。
这些年来,李兆申为兵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歇:他牵头建起我军军事应激疾病防治培训体系,主持研发的《心理训练手册》已装备到一线部队;他在军内首次构建起了野战内科和流行病学卫生资源信息库;他还牵头主编了我国第一部简明实用的全彩色读本《中国军人生存手册》……
此外,李兆申还带领课题组取得多项发明成果:新型消化内镜供气装置、多用途碎石器、放射性粒子支架……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74项。
细数李兆申获得的诸多表彰,一枚金灿灿的一等功奖章格外夺目。2010年,他领衔的野战内科学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本人荣立一等功。
李兆申说:“这枚沉甸甸的军功章时刻告诫我,自己不仅是一名院士,更是一个身穿白大褂的‘白衣战士’,要带头冲锋在保障打赢、服务官兵的第一线。”
医海逐浪千帆过,仗“镜”奔走为军民。驰骋于消化医学的广袤天地,李兆申仍在孜孜不倦地创新求索。
院士名片
李兆申,1956年10月出生,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所长。专业技术一级,消化病学和野战内科学专家。长期从事消化内镜转化和胰腺病研究,初步研制成功便携式野战内镜系统,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小肠胶囊内镜和国际首台遥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创建慢性胰腺炎等胰腺病诊疗新体系。